九二章 五大藩王(第2/3頁)
章節報錯
司禮監李芳就佇立在一旁,小心的整理著各項卷宗。
而諸臣在請安之後,皆恭立於大殿兩側,默不作聲,
今天朝會議事,很多人都看出蹊蹺來了,五大藩王一個個意氣風發,自從十年前他們被削藩之後,已經很久沒有這種神氣的表情了。
諸臣各懷心思,一時間,整座大殿內靜悄悄的,落針可聞。
皇帝翻閱完卷宗之後,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抬頭望向諸臣,先是詢問禮部賈文典,關於夏皇以及諸國使團的安頓情況。然後便是關於鸞鳳公主出嫁的一些具體事宜。
事無鉅細,他都一一詢問清楚,
大概半個時辰後,皇帝步入正題,表明了自己希望五大藩王重回舊時制度,繼續為王朝管理一方轄境的心意,諸臣若有何意見,儘管提出。
既然是殿前議事,那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見,
關於這項決策,內閣中的六位大佬有一半持反對意見,
他們認為藩王之權在十年前便已收歸中央,到如今看起來,效果顯著,各地的稅收比起藩王執政期間高出不少,而且呈現連年遞增的趨勢,既是於國家有利,那就沒有更改的必要。
在舊制中,各地藩王是有掌兵之權的,因地而論,兵甲數量的下限為五萬,上限為十五萬。
所以戶部侍郎徐景寮就指出,當初藩王手裡的軍權在改制之後,如今也已分散成為各地的府兵大營,收歸由秦王掌管約束,如今若是回覆舊制,那這些府兵又該如何安置?是繼續交由秦王管轄,還是由各地藩王掌控?
要知道,舊時藩王權力之大,幾乎到了封疆自治的地步,除了皇帝一人之外,誰也沒辦法命令他們,削藩之後,地方權力精細劃分,收歸於六部統籌管理,而現在皇帝提議回覆舊制,實際上等於是間接削弱了六部的權力,這一點,大家心裡都明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位內閣大佬的一致的反對,讓五位藩王臉上的神色都有點不好看,
其實關於藩王舊制的問題,皇帝嬴元在私底下已經和他們幾個透過氣了,之所以提前知會他們一聲,就是要讓他們準備好如何應付今天的局面。
如果他們五個今天無法以合適的理由說服眾臣,那皇帝的這項提議勢必將難以施行,眼看近在咫尺的權力,就會不翼而飛。
藩王之中,率先站出來反駁諸臣的,是皇帝的親弟弟,冠軍王嬴衝,
首先他把稅收連年增長的功勞都推給了戶部,直言是因為戶部這些年來的幾項合理舉措,才使得稅收得到顯著增長,並不是他們這些藩王原先中飽私囊。
至於軍權,嬴衝認為,他們這些人皆為皇室宗親,自有為國守護一方平安的職責,皇上既有這次提議,自然是信得過他們這幾個兄弟,如果諸臣害怕他們擁兵自重,為了避嫌,大可以適當的將藩王掌兵之權減至五萬至十萬之間。
冠軍王話剛說完,兵部侍郎章軻直接開口反駁,在他看來,各地軍權必須由兵部直管,才能做到戰時的最大動員,更不會因為地方上的一些干擾而出現大軍調撥失衡的局面,
冠軍王直接破口道:“你的意思是?我們這些老傢伙會擁兵自重,無視朝廷調遣?”
章軻毫不示弱道:“我沒有這個意思,但不排除很大可能會出現這種局面。”
冠軍王怒道:“你這是在汙衊本王,你們兵部是害怕重回舊制,我們這些藩王會分走你們手中的權力。”
章軻冷笑道:“王爺這話說的,我們兵部的權力來自於皇上,接下來還有秦王殿下,就算分權,也不是分走兵部的權。”
一提到皇帝和秦王,嬴衝不好反駁了,只見他憋的臉色通紅,卻又沒法辦駁斥這句話,
談到軍權,勢必繞不開嬴貞,
冠軍王心裡也很清楚,此項舊制最大的障礙其實就在嬴貞身上,皇兄那邊的意思,他已經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