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資料封存的研發火藥實驗,明顯是失敗了。

而且是徹底失敗了。

柳青懷疑,別的實驗同樣可能失敗。

不過柳青卻不願意就這麼認輸。

而且是在這種哪怕連續失敗十次,對自己也沒有多大影響的事情上認輸。

所以,柳青打算研發下一種產品。

那就是蒸汽機。

這可是劃時代的產品。

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因為蒸汽機而產生的,可謂是意義重大。

前世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比重大,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供給推動力的手段。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

人類從此得到了一種巨大的、新的能源。

可謂是社會變革的動力。

更重要的是,蒸汽機的製造並不困難。

根據柳青能大概回憶起的記憶中判斷,大概前世公元前就製造出過蒸汽機。

而如今的楚王朝,雖然工匠依然不被人受到重視,士農工商,排在第三等。

但卻不像前世那般,大多的工匠技術都被視為奇技淫巧。

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技術積累,製造蒸汽機是綽綽有餘的。

因此,柳青在下定了決心之後,便將研發火藥的這一批人喚來,對他們講解蒸汽機的大概原理。

不過他們卻是難以理解,而且更難以想象這種玩意有什麼用處?

柳青在接連講解了幾天後,終於失去了耐心,決定自己先做一個簡陋的模型。

然後讓工匠對這個模型進行最佳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至於讓工匠明白蒸汽機的意義,柳青表示已經放棄了。

只要他們製造出蒸汽機,就足夠了,不需要明白這有什麼意義。

不過兩日,柳青便製造出了合格的模型,隨後交給工匠,讓其對這模型進行最佳化。

柳青還額外製造了一些齒輪組成傳動系統,作為測試的標準。

因為火藥研發失敗的原因莫名其妙,所以柳青對這次蒸汽機的研發最佳化過程十分在意。

每隔幾天,在練武間隙,就來觀察一番,看看進度如何。

如此,時間便過了一年有餘,工匠們的研究進度穩步發展,並沒有出現研發火藥時,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故。

不過在柳青一次對其進行總體檢查時發現,這些蒸汽機樣品雖然動力輸出不斷提升,但是執行壽命卻在不斷減少。

鍋爐方面還好,壽命縮短不算太多。

但傳動裝置方面,沒有一套能堅持過三天而不出現故障。

對此,柳青自然是不甘心的,他可不願意像火藥那樣,就失敗了。

於是,柳青精心觀察數個版本的傳動裝置後發現,傳動裝置越複雜——為了更好的利用蒸汽機的輸出動力,自然會越來越複雜——那麼傳動裝置的使用壽命就越短,而且是立竿見影的縮短。

對此,柳青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但是還是吩咐工匠測試不同的材料才製造傳動裝置,希望能找出一種合格的材料。

(本章完)

喜歡權能之主請大家收藏:()權能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