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道:“我等只得先派兵擋住關張,二人到時再以皇家身份,力壓劉備一頭!”

曹操知道此計甚妙,便是按計行事。

姜雲用出最強大招,以衣帶詔,告知諸位眾人。

頓時天下譁然。

本來聲名滿天下的曹操,頓時別人是成了人人喊打的漢賊。

漢賊曹操成了大街小巷,皆是罵名。

曹操得此事頓時慌張萬分,而且前線告急,關張二人,提兵10萬,便是靠近許昌。

姜雲更是有30萬大軍緊隨其後。

曹操得知此事,不知如何是好,便是召見眾位謀臣。

“現在情況緊急,諸位該如何解決此事?”

荀彧得知這件事情之後,便是緊皺眉頭,目光中多出思索之感,卻又不發一言。

程昱說:“如今已經沒有什麼辦法了,只能先放棄許昌,他們現如今起碼有60萬大軍逼近,從4面八方逼來,我等現在還在許昌,若是不投降,定然會被其攻破城池斬殺!”

程昱雖然非常的勇猛,也是一名勇將又足智多謀,但就算是如此,終究還是知道怎樣的情況下才能硬拼,怎樣的情況下只能選擇無奈的投降。

他此話說出,眾人皆是皺了眉頭。

曹操咬牙深吸了一口氣。

隨即便是說:“好吧!”

次年春,姜雲率領大軍在許昌接受了曹操投降,迎奉天子,入朝為官,奉為左丞相,總領百官。

又以此,封曹操為右丞,拜劉備為大將軍,封關羽為驃騎大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

又拜張遼,陳宮,于禁,張合為四鎮將軍。

再,姜雲總領尚書檯事務,都領天下軍馬,創龍淵文閣,以荀彧為尚書檯尚書令,龍淵文閣閣主,又以劉備謀主法正為三省節制,節制群臣。

次年,姜雲創軍樞秘院,以諸葛亮,龐統為樞密院核心,攻佔四方。

五年後,姜雲平定北方,直入漠北,再復西域都護府,又定遼東半島,長驅而落江南。

以大將軍劉備為主帥,鏢騎大將軍關羽為副將,車騎將軍張飛為先鋒,以沮授,荀攸為軍師,又命張遼為殿後,李典為後勤,百萬大軍下江南。

江左,何堪抵擋?

一時之間,聲勢震天,江南一戰而定。

幾年後,天下皆定,獻帝無後而崩,天下再度迎來亂局。

姜雲身為左丞相,又為總領天下軍馬大都督,現身平亂,又行霍光伊尹之事,以劉氏皇家子嗣,繼承大位。

同時規定,往後,皇位繼承之事,為龍淵文閣,以及樞密院和尚書檯共同商議而出。

此事一出,天下震動,卻無人可反抗齊全。

姜雲行年六十時,曹操因頭風而崩,姜雲因此廢丞相,朝堂至此,以內閣為尊。

行年七十時,劉備因病去世,姜雲藉故以劉備功勳卓,此後不再設大將軍,本朝軍事之權歸於樞密院院長統領,戰時由將軍統兵,未有軍令,不可亂行!

平時軍權皆掌握在內閣之手。

姜雲八十之時,天下平定,歌舞昇平,版圖誇張,而他又以皇權害名為由,廢去皇庭內庭,此後內外之事,皆歸內閣及尚書檯及,樞密院管理,皇帝之事,只歸奉天。

此後,四海昇平,姜雲百年歸老而入帝陵配享。

史書曰其:“有皇帝之實,而無皇帝之名,策立君主,皆由其手,廢君權而立民之新生。”

而,故之三國事,也此再無,僅剩大漢強盛,可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終究歸於浩瀚江流。

喜歡三國:開局曹操要借我腦袋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曹操要借我腦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