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儀感動得眼淚奪框而出,猛然抱住李雲智。

她也是一代才女,自然明白這一首詞的分量,以及這份禮物的沉重。

殿下的這一首詞,一下子就將詞的地位抬了起來,在文壇之中的重量無與倫比。

而就是這樣一篇詞之祖,它的名字是元夕贈婉儀

多少人所渴望的青史留名,李雲智輕而易舉贈予了她。

“好了,我們得趕快離開了,不然要出亂子的。”

“嗯”王婉儀低頭應道,兩人很快就消失在了人群當中。

而在他們走後,整個詩會現場陷入了一陣瘋狂之中,有人高呼著“剛剛的詞,有誰記下來了!!快借我再回味一番!”

“我這有記!!”有人高呼一聲,然後便馬上就後悔了。

因為他看到無數人像餓狼一樣撲了上來,連他的衣服都扒了下來。

盧照鄰和駱賓王這兩位以後的初唐四傑之二,對視一眼,相互無言,心說當世文聖,名不虛傳!!

上元節過後,青玉案這首詞也迅速的在長安城中傳開,後續在盧照鄰與駱賓王的證實下,知道作出這首詞的乃是當世文聖太子殿下後,更是引起了一陣作詞的風潮。

只是李雲智一首青玉案,出世即巔峰,無人能夠超越,於是又有人將太子殿下稱作詞祖

但此時詞祖李雲智,已經帶著兩百餘人,在六位妻子婆娑的目光中,離開了長安城。

此次出使天竺,共兩百餘人,除了李雲智與王玄策之外,隊伍裡還有薛仁貴與辯機和尚。

辯機和尚因為長孫無忌一事,被深藏在弘福寺之中,在上元節前,李雲智尋到了他。

因為此去天竺,他們還需要一位精通天竺語音的人作為翻譯,跟隨著玄奘譯經的辯機和尚,顯然極為適合。

至於薛仁貴,則是他強硬要跟過來的,說要時刻護衛李雲智的安全。

李雲智思索了過後便同意了下來,畢竟此行路途遙遠,有薛仁貴在,的確能省去不少事情。

馬車上,李雲智喊來了王玄策與辯機和尚,向他們問道:“我們此行先前往蜀地?”

王玄策點了點頭道:“回殿下,自蜀地出關,再翻過雪山,是前往天竺最快的路途。”

“雪山,是吐蕃的地界吧?”

李雲智微微皺起了眉頭,雖然吐蕃未必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但直接自對方的地盤上過去,風險未免有些高。

於是他看向辯機和尚說道:“我記得玄奘法師走的不是這一條道路吧?”

“師父他前往天竺,是從更西方繞的路,倒是沒有途徑吐蕃,只是正如王長史說的,經過吐蕃前往天竺是最快速的一條路線,路途順利的話大概需要三個月餘便能到天竺,若是走師父那條路線的話,可能便需要五個多月。”

李雲智拿出輿圖,對照著辯機和尚所說在輿圖上比劃起來。

簡單來說,玄奘法師的路線是走的北絲路,徹底繞過青藏高原,自帕米爾高原入天竺。

而王玄策所說的則是南絲路,翻越青藏高原,到天竺是一條直線。

由於吐蕃的存在,若是使團當中沒有李雲智,走南絲路要比北絲路安全快捷許多。

可現在,李雲智卻猶豫了起來。

良久,他才抬起頭來說道:“算了,到了蜀地之後再看看,做決定吧。”

王玄策和辯機和尚點頭應下,幾人便不再說起此事。

這時李雲智突然看向王玄策笑道:“王長史,旅途枯燥,不如說說你出使天竺時遇到的趣事?”

辯機和尚眼睛也是一亮,朝王玄策看了過去,畢竟他雖然翻譯了許多天竺的釋經,但還未親自到過天竺,雖然常常聽玄奘法師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