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

因為李雲智的離開,大唐的歷史恢復程序。

李承乾因為李泰,李恪等人的崛起,暗中結黨營私,騎兵造反,被殺玄武門。

數月後,突厥大軍臨境。

李世民命李靖率領大軍反擊,戰事焦作,急得李世民幾天幾夜睡不好。

隨後,發了13道密令,召集瑞王回朝,商議國事。

可一連13道密令下去,都了無音訊。

然而,當李世民絕望時,李雲智終於優哉遊哉的回到長安城。

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爬到長安城外,搞起了一片實驗田,搗鼓起他的農業大計。

期間,李世民只是召見了李雲智幾次。

父子二人促膝長談一夜之後。

第二天早朝,李世民便當朝宣佈,立李雲智為太子,統領東宮,為大唐儲君。

李雲智對此倒是無感,繼續他的實驗。

試驗田附近有一條水溝,李雲智沒事的時候就在這水溝旁釣魚,不一會兒,李雲智連著釣了幾條大魚,李雲智就對身旁的侍從說道:“行了,你們也別忙了,告訴上游的那幾個人不要再往水溝裡放魚了。”

原來,這些侍從見李雲智喜歡釣魚,就故意弄了不少大魚,從小水溝的上游扔了下去,然後李雲智在下游再把這些魚釣上來。

李雲智本來就納悶,這麼小的水溝,哪裡來得那麼多的大魚呢?

就算這個年代沒有汙染,魚兒很多,也不至於如此,仔細一想,已然明瞭。

李雲智並沒有責怪這些侍從,他們也是出於好意,想要討好自己,也確實讓自己有了釣魚的快樂。

不過,對於這種阿諛奉承之風,李雲智是不提倡的,如果長此以往的話,李雲智認為無論是誰,一定會腐化墮落,貪戀於物質生活,而喪失了前進的動力。

如果上位者身旁都是一些這樣的小人,那很難進步,而且,這也說明上位者本身也有做昏君的潛質。

現在不是農忙時間,李雲智之所以將心思全放在這塊試驗田上,一是出於對試驗田的重視,二是因為他也想散散心,總在東宮待著真是膩味得很,出來散散心也是不錯,而且自己還可以打著搞試驗田,一心為民的旗號,百姓稱讚,皇上高興,又何樂而不為呢?

李雲智不由長長打了一個哈欠,這兩年,自己走南闖北,去過新羅,吐蕃,西域等地,各位遊遍千山萬水,也邂逅了不少女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想到這,李雲智不由想起了金雲蔓,一轉眼,自己已離開新羅幾個月的時間了,也不知金雲蔓現在怎麼樣了,估計再有一兩個月,就要生產了吧,也不知這一胎是男還是女。

最好是個男孩兒,這樣的話,這個男孩兒以後就可以成為新羅的國王,這樣的話,大唐和新羅就是一家人,一想到自己的兒子可以做新羅國王,李雲智的心情就格外明媚。

就在這時,李雲智看到楊宏從遠處跑了過來。

楊宏行事一向穩重,這麼著急,一定是有大事發生。

想到這兒,李雲智就楊宏道:“什麼事這麼著急?”

“殿下,皇上召你回朝議事,說是新羅有大事發生。”

“新羅有大事發生?”李雲智不由嚇了一跳。

現在的新羅,自從金春秋與金庾信造反之後,權力完全掌控在金雲蔓的手裡,但是金庾信一死,新羅就少了一員抵抗外敵的大將,而金春秋的失蹤對新羅來說始終是個隱患,這金春秋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殺回新羅,到時金雲蔓就危險了。

想到這兒,李雲智立即騎上快馬進入了長安城,直奔大興殿而來。

大興殿內,氣氛十分嚴肅,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炬,目視前方。

文武百官分列兩旁,李雲智向兩側看去,發現了很多新的面孔,卻是因為上一次王珪和五姓七望作亂,殺了不少大臣,這些面很多大臣都是後提拔上來的年輕人。

喜歡大唐:開局震驚李世民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震驚李世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