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皇上的裁決(第1/2頁)
章節報錯
歐陽鶴齡的第一反應就是:皇上為何讓我看這個奏狀?
我雖然是皇上的老師,但也只是在皇上學業上進行一些指導。
隨著皇上親政,年紀漸長,皇上的讀書時間也少了,自己指導皇上讀書的時候也越來越少。
除了皇上召見,現在跟皇上在一起的時間也不多。
雖然仍然是太師,但更多的只是皇上名義上的老師。
太師雖然地位崇高,名譽興盛,正常情況下,並沒有實權。
雖然有跟皇上接觸的機會,對皇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歐陽鶴齡這些年來,一直謹守本分,對於朝政向來冷眼旁觀,從來不『插』手朝政。
慕容采薇的案子,三法司定案,皇上最後裁決就是了,沒有必要再徵求他的意見。
如今卻來叫我看看,到底是何用意呢?
一邊琢磨一邊看,很快就看完了。
對於這個案子,他已經從兒子那裡瞭解的比較詳細,現在再看,也沒有超出他已經掌握的情況。
“皇上,老臣對於辦案之事,不甚瞭解。正好二皇子和犬子都在,他們兩缺時都在場,不如召他們進來問問如何?”
你還是問你兒子吧。至於我,還是少為妙。
“不必了,便是他們來了,也不過還是那些話而已。太師只管看這奏狀所言,以為當如何決斷?”
“若是隻依著奏狀,再無其他枝節,三法司已經闡明,自然當判無罪開釋。不過有一點令人奇怪,證人竟然是堂上的三人,如此巧合,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這也正是朕遲疑不決之處。馬閣老,劉閣老,你們以為如何?”
馬閣老,叫馬津城。劉閣老,叫劉處機。
兩人都是內閣大學士,是當今內閣六位大學士當中的兩位。
這六位大學士,就是當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廷重臣。官居正一品,地位高居六部尚書之上。兩人都是歐陽鶴齡的多年好友。
“臣以為,既然沒有新的證據,皇上不妨就先依三法司意見裁決。”
馬津城略一思考,就給出了答案。
“是啊,皇上,慕容采薇雖然脫罪,但此案真兇尚未伏法。不妨先將慕容采薇開釋,此案暫列懸案。暗中繼續追查。如果查明真兇,自然緝拿歸案,就地正法。”
“若是再查到慕容采薇的嫌疑,把她緝拿回來便是。如今已經證明她無罪,若是再行羈押,怕是不妥,難免引人詬病。”
歐陽鶴齡本來也是這個意思,見劉處機也這樣,此時也就趁熱打鐵。
“皇上,臣以為劉閣老所言甚是。不妨就依著三法司的奏狀裁了。慕容采薇若是冤枉的,也給了他公道。若是她再有嫌疑,也可以隨時緝拿回來,舊案重提。”
“嗯,眾愛卿所言極是,筆墨伺候。今日藉著太師家的喜氣,朕就裁了。”
“皇上聖明,想那信國公府知道了,必定對皇上感恩戴德。”
馬閣老和劉閣老,不失時機地把馬屁拍上。
歐陽鶴齡急忙出去,親自拿來文房四寶,皇上大筆一揮,在三法司的奏狀上,揮毫潑墨,寫下龍飛鳳舞兩個大字。
“照準”。
大太監宋輔國拿了奏狀,遞給外面的一個太監,送往三法司。
聖決已定,屋內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馬閣老、劉閣老、歐陽鶴齡幾人,紛紛給皇上敬酒。
幾人都是在朝堂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能夠爬到今位極人臣的位子,都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
皇上聖明之類的話,隨口就來。一時間諛詞如『潮』,皇上喝了酒,也沾沾自喜。
半個時辰後,皇上擺駕回宮。幾人送皇上出來的時候,在賬房處看到錦衣軍統領陳無忌正在這裡轉悠。
賬房就是寫禮漳地方,也就是收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