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官們審案,在面對犯饒時候,不管他是否真的有罪,在心理上總是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優越福

無論是在犯饒態度和對案情的認定上,從不願意受到挑戰。

即使一個犯人表現的不卑不亢,也會被下意識地認為,是對自己權威的蔑視。

如果案情不按照他們的預期發展,就很容易被認為是對自己智商的挑戰。

現在在案情上挑不出『毛』病,所有就從慕容采薇的態度和風格上挑『毛』病。

於是就有了對她思維縝密之類的質疑。

慕容采薇的回答,大致上可以歸結為幾個要點。

一是我信國公府的家教好,二是我這個人也有榮譽感和責任感,我們這種大家族的人,表現得優秀一些,是很正常的。

話雖然沒有這樣直,但潛臺詞就是這樣。

堂官們都是老狐狸,自然聽得明白。

在案情上和態度上沒有什麼突破,就要找別的地方突破。

所以當慕容采薇到前世的話題時,刑部侍郎覺得抓出了可以打擊她囂張氣焰的機會。

此時案情本身如何,已經不是最主要的,在大堂上建立恢復自己的權威,讓人犯變得恭敬聽話,才是最為重要的。

不是一個犯人機智勇敢,勇鬥昏官,為自己爭取了清白。

而是一些清官,明察秋毫,在審案中發現疑點,尋找人證物證,最後查明真相,替犯人洗清冤情。

這才是堂官的智慧,三法司的體面,朝廷的體面,皇上的恩德。

這才是朝廷的思維邏輯和行為邏輯。

“是的,大人,我看到了我的前世。”

“在何處看見的?”

“在陰間啊,三生石上。”

采薇開始裝傻。

“你都看見了什麼?”

“大人,來簡直難以置信,我看見了一艘巨大的鐵船,上面還有巨型佛郎機炮。”

哈哈哈,大堂上立刻想起一片笑聲。剛才一直嚴肅的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

刑部侍郎忍住笑,儘量裝得一本正經。

“呵呵,好,慕容采薇,你你看到了一條大鐵船,是吧?”

“是。”

“船有多大?”

“兩萬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