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信國公府(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京城的北部,並排挺立著五座巨大的宅邸。
這就是大德皇朝當今的五家國公府。
從東到西,依次是仁國公府、義國公府、禮國公府、智國公府。信國公府。
國公的封號,取仁、義、禮、智、信之意。
五家國公是在大德皇朝立國的時候冊封,至今已經一百二十多年。
雖然當初的第一代國公爺均已作古,但他們後代,一直廕襲了國公封號,繼承簾初的榮華富貴。
至今,五家國公府仍然是京城乃至於整個大德最為顯赫的世家大族。
當然,也有人,如今五家國公府已經大不如前,財富縮水,人才凋零,只剩下了一個空架子。
大德的爵位等級,除了超品的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
五家國公府,加上另外一些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構成了大德帝國的勳貴集團。
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祖先都是大德皇朝打下時的功臣,現在的勳貴集團,享受的其實都是祖先的餘蔭。
與皇朝初建時候的興盛相比,五家國公府今確實有所衰落。
但這也只是相對而言。
誰也不否認,他們仍然有深厚的底蘊和巨大的財富與權勢。
跟勳貴集團的相對式微不同,如今強勢崛起的,是文官集團。
五家國公府的祖先都是武將,所謂的馬上打下,不能馬上治下。治理下,最後還得靠文官。
所以,文官集團的崛起,也就是應有之義。
每個朝代,其實都是這個規律。
在當今京城比較有權勢的,還有外戚集團和太監集團。
勳貴集團、文官集團、外戚集團、太監集團,這四大集團,構成簾今皇權的支援基礎,共同拱衛皇權。
五家國公府之所以選在京城北部,跟當初選址的風水理念有關。
子面南而治,整個皇宮坐北朝南。
在風水上,這五家國公府,就是皇宮後面的坐山。在軍事上,就是皇宮的屏障。在政治上,就是皇權的支援力量。
風水,從來就不是砂、『穴』、山、水、向、脈等自然風水元素的簡單集合,真正的東西,是風水追求的目的。
在平民百姓那裡,是妻財子祿壽。
在皇家那裡,其實也是這些東西,只是更大一些,是世世代代永保江山。
五家國公府一字排開,每家宅邸外在的規制相同,都是長二里,深一里。彼此間距半里地。加起來,綿延十多里。
外表規制雖然相同,內部構造和建築,各家各有不同。但有一點相同的,就是各家都是人口眾多。
家裡的主子、親戚、族人、奴才,僱工,加起來,每家都在千人之上。
這還不包括他們在城裡的買賣鋪子和鄉下的莊子、土地、山林、水面等田產。
京城的道路,南北方向叫路,東西方向叫街。
隨著五家國公府的出現,在國公府的前後,各出現了一條街道,分別是國公前街和國公后街。
街道的對面建築,就是一些前來依附國公府的族人、同鄉住宅,以及前來尋找商機的各類鋪子。
此時,刑部大牢獄丞劉厚德,就騎馬走在國公后街上。
依次經過仁、義、禮、智四家國公府,最後來到了最西邊的信國公府門前。
高大的彩繪牌坊上,信國公府四個大字龍飛鳳舞,這是大德太祖皇帝的筆跡。
牌坊前面,是兩個一丈多高的巨大石獅子,張牙舞爪,十分威武,令人望之生畏。
不過,對於劉厚德這個經常進出衙門,又在刑部大牢這樣威嚴肅殺之地當官的人來,這對石獅子倒是有些親切感和熟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