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如蘭沒好氣的拍了他一下:“就這一雙新鞋了,對付穿吧!穿穿就鬆了。”

李羨:“……”

馬如蘭讓李墉在家看家。

自己則帶著李羨去了明水縣。

明水縣距離張發村坐馬車需要一個時辰的時間。

因為文政院的興起,讓各縣縣令也很重視這些前去報名的孩子。

所以,縣衙專門安排了十輛馬車過來張發村接人。

張發村共有十五個孩子過來報名,加上家長,少說也有三十人。

縣令也不會那麼好心,這些孩子想坐馬車也是要收費的。

車隊一到,這些家長便烏泱泱的帶著孩子衝上前去。

李羨也跟著老孃一路小跑。

“羨兒,快走,馬車數量有限,去晚了就沒位置了。”馬如蘭急匆匆的道。

馬車呈一字形排列,每輛車都有專門的車伕。

旁邊還有一隊衙役,嘴裡嚼著乾草,站的七倒八歪,跟皇協軍似的。

為首的衙役開始吆喝:“大家排隊站好,每輛馬車限坐四人!每人五十文!”

“啊?五十文?這咋又漲價了,去年才三十文啊!”一位村民抱怨道。

“去年是去年,誰讓你家孩子去年沒考上文政院了?”衙役略帶譏諷道。

按照大玉王朝的貨幣體系,一兩黃金兌換十兩白銀,一兩白銀等於一貫錢;

一貫錢等於一千文,一文錢則相當於前世的一元錢。

一個人五十文,兩個人就是一百文啊,這路費是真不便宜啊!

“太貴了,能不能便宜點啊?”眾人七嘴八舌的道。

“愛坐不坐,不坐就滾!”為首的衙役不客氣的道。

他們就是靠這吃飯的,這一年就這麼一回撈油水的機會,怎麼可能錯過。

李羨十分鄙視他們,撈錢都撈到老百姓身上來了,真是可惡。

“娘,咱們不坐車,咱們走著。”李羨拉起馬如蘭的手就準備走。

馬如蘭搖搖頭:“不行啊,羨兒,走著來不及的,不怕,娘身上還有些盤纏,只要你能進文政院,娘傾家蕩產都樂意。”

李羨本以為不會有太多人坐他這個車,可沒想到,這個車費這麼貴,這些村民也只是嘴上吐槽,身體卻很誠實,搶著坐。

除了村裡一些家裡有馬車的村民之外,剩下的村民都得花錢坐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