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這事,劉能也是十分羞愧的低下頭:“是啊!咱們縣共六村一縣,縣民八千,大多都以種田為生,可惜連年水患,咱們縣又是重災區,縣裡銀庫的銀子,每年都拿出來賑災了,年年入不敷出,哪來的銀子啊?衙門都跑了不少人了。”

在劉能的介紹下,李羨這才意識到克東縣的情況,遠遠比自己想象的嚴重。

來的路上,李羨也看了,百姓們個個面黃肌瘦,食不果腹。

縣衙的捕頭和縣學教諭家裡也是窮的一批,最後跟著饑民跑了,編制都不要了。

最重要的是,克東縣沒有什麼支柱產業,造血能力很差。

唯一有造血能力的,就是那十戶富商的小產業了。

這富商相對百姓來說,確實要富上很多。

年收入上千兩,靠在並、兗兩州販履賣布、輸送勞動力為生。

這裡的勞動力大多是指去州府務工的年輕人,他們閒時去州府做零活,忙時還要回來種田。

這些富商便充當中介,透過介紹零工獲利。

富商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克東縣還有很多無業有民,該種田時種田,沒活幹時就去偷富商的貨物。

富商的家在這裡,自己也有分田地,還有做履、織布的作坊都在克東縣,所以,他們也不願意搬走。

只是花錢僱了一些護院,可近些日子,竟然出現了護院也開始偷東西的現象。

這就搞的這些富商很是頭疼。

找縣衙報案,根本沒用,遲遲不能破案不說,就算是破案了,也根治不了偷盜的現象。

李羨聽完,同樣頭疼,暗道自己任重而道遠。

一時間,他竟有了想要帶領克東縣發家致富的想法。

可是,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自己必須一步一步來,先把典史這個位子坐穩。

“大人,我現在基本瞭解了咱們縣的情況,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事兒是……解決盜賊!留住咱們縣裡為數不多的富商,他們在,咱們百姓還能有點事幹,若是他們都走了,這克東縣可就真完了。”

劉能重重嘆出一口氣:“我也知道該抓盜賊,可是怎麼抓啊!抓不盡啊!”

“這個我有辦法,大人,您先把縣裡的兄弟們都叫過來,我有話說。”

見李羨如此信誓旦旦,劉能只能答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也想看看,這個總督大人親派的才子,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縣衙當差的全都來了。

主薄趙四,四十來歲,瘦的跟著猴子似的,身上的官服也是從前幾任主薄身上繼承下來的,黑色都褪成了白色。

至於巡捕……已經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