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蕭玦篇回想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父母皆是江湖中人,我從未想過要入朝堂,求得也只是平穩的日子,若不是北夷的號角聲響起,我也不會站在城牆上與那些蠻子較量。”
“小玦,醒醒。”
我盡力將一雙眼皮睜開,一道刺眼的陽光便灑了下來,我下意識得用手擋住眼睛,坐起來活動活動了脖子。
眼前的大漢嘴裡叼著一根草看著我,笑得憨厚。
“誒,看著細皮嫩肉的,挺能喝的啊,昨晚上喝那麼多,今天還能叫得醒,不錯不錯,是當兵的料。”
我懶得理他,聞了聞身上,一股子酒味,嫌棄得扇了扇鼻子。
“我去洗洗。”
放了桶熱水,將自己埋在水中,閉了眼睛想這些年這些天發生的事,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我叫蕭玦,爹孃是走江湖的,我從小就跟著他們闖蕩,沒讀什麼書,倒是用跟著爹孃學的三腳貓功夫做了些潑皮混子的事。
其實我也沒做什麼,也就偷個雞鴨偶爾打打架。他們說我爹孃是大俠,卻生了我這麼個白白淨淨的秀氣娃子,我曾為此不滿,跑到山上去跑馬,曬了幾天,餓了就偷人家的家畜吃,渴了就摘人家的果子吃,被我娘逮著後打了十幾棍子又挨家挨戶道歉賠錢,也是我爹勸下才沒挨更多的罰。
再後來,我們一家好不容易安頓了一年,邊關卻打仗了,爹孃卻集合了一眾義士帶著我到邊關,說是看故人,到了才發現是軍營,爹孃的故人,叫秦亦宸,是個將軍,一身銀甲紅袍,看得我眼睛都直了,此後,秦亦宸走到哪,我就跟到哪,他也不嫌煩。
戰火說打就打,我自是不能再跟著秦亦宸轉悠了,也不怎麼能見到爹孃了,倒是和營裡的一眾老兵們打得火熱,他們總調侃我戰火停了就別走了,留在營裡,以後參軍。
我當時滿口的答應,卻沒想有一天會真得實現。
那是一場惡戰,一打便是三年,我年少時最平穩的日子竟是在軍營裡度過的,見過昨天還在閑聊今天就卻變成屍體的將士,也見過耍得一手好槍卻斷了手臂的將軍,見過軍營裡秦亦宸緊鎖的眉頭和軍師滔滔不絕的兵法。
更見過,月夜下,秦亦宸獨自坐在城牆上看著長安的方向飲酒。
我們終究是贏了,那天晚上所有人喝酒慶祝,看著母親給我留下的信,我有些不知說什麼,大概意思就是我這麼喜歡秦將軍,喜歡軍營,就留在這裡參軍吧,她和父親繼續去浪跡江湖了,我喝了很多酒,把眼淚逼了回去,將那封信小心的藏在懷中開懷大笑。
我就這麼從了軍,秦亦宸奉命要回京了,他臨走前難得得話多,囑咐了我許多,我笑他跟我娘似的,他卻是沉默,想說什麼,我止住了他,讓他趕緊回去見他的心上人,別天天晚上望著月亮摸懷裡那個繡得醜了吧唧的香包,我以後找媳婦,肯定找個刺繡好的。
他走後,我才到草原東面的山丘上敬一壺酒,敬那些戰死的將士,敬那些為國捐軀的義士,敬……我的父母。
六年後,我得到訊息,秦亦宸死了,我還沒來得及為他敬一杯酒,北夷的號角又響起了,真當我鄭國無人?
這次的仗沒打多久,卻是打出了名堂,贏得漂亮,這些年來,我在草原上早已混得跟自己家一樣,想在我家撒野,想太多,那北夷的家夥們氣急敗壞的叫我“簫狐貍”,若我是狐貍,他們就是兔子。
而我,終於也成了和秦亦宸一樣的將軍,但這不太算是我想要的,遠在邊關,我也聽到了不少傳言,我從未如此迫切得想要去長安,秦亦宸那樣的人,怎麼會死於一場叛亂,我不信。
於是,兩年裡,我磨著北夷的心神,一次次玩弄他們,最後活捉了哈赤德回京複命。
臨走前軍師對我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小心行事,皇城不比邊關,人心叵測,我立有大功,更是會不得安寧,我謝過了軍師,來到秦亦宸心心念唸的長安,卻發現許多事都有意思起來。
長安城比我想象的要大的多,瓊樓碧宇,花燈漫漫,繁華得讓人難忘。
“你就是蕭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