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東曹和西曹(第1/2頁)
章節報錯
龐統輕鬆灑脫,董和卻滿面愁容,他可做不到“無官一身輕”。
董和不善於隱藏自己的表情,這些日子東奔西跑,心裡一點都不輕鬆,巴不得劉循馬上給他安排一個職務。
劉循對董和說:“先生!近來事情太忙,一直沒給你安排個合適的差事,你多擔待。”
董和道:“卑職不敢。”
劉循點點頭:“我打算成立東曹和西曹,東曹負責為牧府典選百官,蒐羅人才,而西曹則負責監督稽核,及時清理官場的害群之馬。”牧府也就是州牧府)
龐統倒沒什麼,可董和頓時來了興趣。
劉循表情認真的說:“從即日開始,東曹歸士元負責,西曹歸先生掌管。”
董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愣住了。
東曹和西曹看起來沒那麼風光,但是卻等於掌握了百官升降篩選的“天子劍”,一個替牧府蒐羅人才,一個監督百官,分量都不輕,只怕從今往後,許多人都要看他和龐統的臉色。
龐統也有些意外,“主公!我現在已經做了左軍師,這東曹的事我擔心難以兼顧。”
劉循語重心長的說:“能者多勞,士元你就不要推辭了,你比任何人都更勝任這個職位。”
演義中,龐統沒有替東吳效力過,但實際上,他在周瑜的身邊做過功曹。
公元209年,周瑜打敗了曹仁,奪取南郡,聽說龐統非常有名,便派人把龐統請去做官,一半是請,一半是逼,龐統沒有辦法,做了周瑜的功曹。
功曹相當於組織部長兼人事局長,負責選拔推薦考核,官不小,權也不小,那些想做官,想升官的爭先恐後的跑去龐統那裡拉關係走門路,可龐統只在乎實幹,沒有能力,一律免談。
那些被提拔的官員,經常被龐統稱讚,史書記載“每所稱述,多過其才”
這個故事在後世極為流傳,有人覺得不解,當面問龐統:“你把所有人都說的那麼好,究竟是為什麼呢?”
龐統回答:“當今天下,正道荒廢,善人少而惡人多。正需要興風俗,長道業。不把他們說的好一點,他們的聲名就不足以羨慕追求,不足羨慕追求,為善者就少。現在我選拔十個人,錯選上五個人,猶得其半,還能弘揚教化,使有志者自勉,這樣有何不可?”
那時候的龐統,是被周瑜逼著出來做官,做事並沒有那麼認真,可他依然政績斐然,做的非常出色。
周瑜死後,龐統前往東吳弔唁,虞翻、陸績、顧邵、全琮都佩服他的才能,爭相跟龐統結交,臨別的時候,大家希望龐統能給他們做個點評。
龐統對陸績說:“陸子可謂駑馬,但是有疾足之力。”
他對顧邵說:“顧子可為駑牛,但是能負重致遠。”
他又對全琮說:“你雖然智力不多,但是也算這個時代比較出色的人物。”
龐統有一說一,每人優劣,僅憑短短的一番接觸,便一語中的,有褒有貶,睿智中也不失情趣,皆大歡喜。
有人當面質問:“你說陸子是馬,顧子是牛,那在你看來,是陸子勝過顧子嗎?”
這是一個極度刁難的問題,說陸子勝過顧子,難免顧邵尷尬,說陸子不如顧子,也不妥,光聽說過“千里馬”可沒人聽過“千里牛”
龐統不假思索,當即回道:“駑馬雖精,但是隻能承擔一個人的重量,駑牛一日行三十里,所承擔豈止是一個人的重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