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徵兵、籌錢的事情,暫時眾人拿不出更好的建議,劉循也只能將這件事押後處理,等忙完葬禮,再認真考慮。

接下來,劉循嘆了口氣,說道:“眾所周知,家父在位時,法紀過於鬆弛,致使境內德政不舉,律法不嚴,威刑不肅,我想制定一套完善的律法,儘快實施,讓官場的面貌有一個明顯的變化。”

鄭度率先表態:“主公!先主在位時,我和幾位同僚曾多次提醒先主,有的官員犯了事,理應嚴懲,先主卻過於仁慈,沒有深究,那些官員不僅沒有心懷感激,反而愈發驕縱;也有不少官員仗著之前曾立過功,不思進取,胡作非為,先主念惜舊情,也不忍處置;違法亂紀的現象,絕不在少數,是該好好的整治一番了。”

黃權開口道:“只有內政清明,法紀整肅,主公才能如臂使指,把益州打造成一塊鐵板。”

劉循當即拍板,督促法正、黃權、劉巴、費詩、李嚴,儘快的制定完善的律法,日後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劉備入蜀,諸葛亮也是這麼做的,亂世當用重典,之前不論是劉焉還是劉璋,法制都太過鬆弛,讓那些有權有勢的人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欺凌百姓的官吏,大有人在。

法正卻提出反對的意見,認為現在戰事剛剛結束,當務之急是力求穩定,不宜多生枝節,一旦整肅官場,必然會引起動盪。

劉循以不容質疑的口氣說:“正因為戰事結束了,我們才有時間騰出手來整肅官場,重振法紀,儘快把那些尸位素餐、欺凌百姓的害群之馬揪出來。即便有人鬧事,現在處理,也總比等我們忙於戰事無暇分身的時候出了亂子要好的多。”

見劉循鐵了心要這麼做,法正識趣的閉上了嘴。

整個會議一直持續了三個時辰,眼看外面天漸漸黑了下來,劉循擺了擺手,“好了,諸位一路勞乏,又陪我聊了這麼久,也都疲倦了,先回去歇息吧。”

等人都離開後,劉循走到王文身前,見他在一個小冊子上寫寫畫畫,一副很認真的樣子。

“寫的什麼?”

劉循隨手把冊子拿了過來,掃了一眼,上面寫的全是剛剛會議提到的要點。

王文認真的回道:“我覺得這些都很有用,應該記下來。”

劉循翻看了一下,欣慰的笑了,“記得還挺詳細的,你這記性還不錯。”

王文略顯靦腆的笑了笑,並沒有因為受到誇獎,而露出得意之色。

劉循叮囑道:“你回去整理一下,明天交給我。”

劉循是怕自己記得不全,有這個冊子,好隨時提醒自己。

再好的記性,也比不上記在本子上可靠!

王文還要照顧王虎,劉循便讓他先離開了,隨即劉循帶著馬武去了後院,回家都半天了,也沒來得及向母親請安。

劉循的母親王夫人,今年還不到五十歲,近來因為憂慮過度,氣色不太好,劉循進來的時候,王夫人剛喝了一碗養神湯。

劉循急忙跪地請安,“孩兒見過母親。”

王夫人一見到劉循,喜出望外,衝他招手,“循兒!近前來,讓母親好好的看看你。”

劉循幾步來到榻前,王夫人上一眼,下一眼,越看越是歡喜,眼睛都不夠使的了。

過了一會,她心疼的說道:“你離開成都也有大半年了,人也黑了,也瘦了,現在你已繼承你父親的基業,以後可要多注意身體,不要過於操勞。”

“孩兒謹記在心,聽說母親身體不適,不知好些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