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費的賭注
章節報錯
雨水順著圖書館的玻璃窗蜿蜒而下,模糊了窗外的校園景色。林默盯著電腦螢幕上那條筆直下行的K線,手指不自覺地掐進了掌心。賬戶餘額顯示:18,743.21元——這是他三個月前用學費和生活費湊出的五萬本金,如今只剩不到四成。
"又跌停了..."他喃喃自語,喉嚨乾澀得像吞了一把沙子。這是本週第三次跌停,他重倉的"鑫科材料"因為業績暴雷已經連續五個交易日一字跌停,連逃命的機會都沒有。
三個月前,金融系大二的林默絕不會想到自己會陷入這種境地。那時他剛在校園炒股大賽中拿了亞軍,用模擬盤三個月做出了80%的收益,被同學們稱為"小林股神"。賽後聚餐時,學長王磊拍著他的肩膀說:"模擬盤算什麼本事?真金白銀才能練出真功夫。"
"可我哪來的本金?"林默苦笑著搖頭,他來自農村,學費都是助學貸款。
王磊神秘地壓低聲音:"現在有個'學信貸'平臺,專門給學生放款,稽核松到賬快。我去年就用這個本金翻了五倍..."說著亮出手機上的賬戶餘額——六位數的數字讓林默心跳加速。
當晚回到宿舍,林默輾轉難眠。他查了"學信貸"的條款——日息0.05%,看似不高,但換算成年化超過18%。風險提示裡小字註明:逾期將影響個人徵信,並收取每日1%的滯納金。
"只要一個月,賺20%就出來。"林默咬著牙點選了"立即申請"。三天後,五萬元到賬時,他手心全是汗。
初入實盤市場的林默很快嚐到甜頭。他跟著某財經大V的推薦買入"華創高科",一週就賺了15%。提現到賬的7500元讓他興奮得整夜未眠,立刻又全倉殺入另一隻"內幕訊息股"。
轉折發生在第四周。那隻號稱有重組利好的股票突然停牌,復牌後連續跌停。林默在股吧裡看到有人爆料:所謂的內幕訊息,不過是莊家放出的誘餌。等他割肉出局時,本金已經虧去三成。
"別慌,牛市多急跌。"王磊在微信上安慰他,"我認識個私募經理,正在建倉一隻票,內部目標價翻倍。"
林默將信將疑地跟著買入,果然第二天就漲停。但第三天開盤,股價毫無徵兆地閃崩,盤中振幅高達18%。當晚證監會通報:該私募涉嫌操縱股價被立案調查。
雨水敲打窗戶的聲音越來越急。林默盯著鑫科材料的龍虎榜——機構席位清一色地出現在賣出前列。他突然意識到什麼,顫抖著點開前十大股東名單:三傢俬募的持倉佔比合計達23%,而季報顯示他們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減持。
"原來是這樣..."林默猛地合上電腦。他忽然明白那些"內幕訊息"從何而來——莊家先建倉,再透過各種渠道放出利好吸引散戶接盤,最後金蟬脫殼。而像他這樣的大學生,正是最理想的獵物。
手機震動起來,是"學信貸"的還款提醒。林默算了一下,連本帶利要還58,000元。窗外的雨聲中,他聽見自己劇烈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