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次來西遊世界,實力都不怎麼增長了都,主要時間都用在跑來跑去,獵殺一點小怪獸什麼的,帶來的收益,相對於吳景然本身的實力而言,簡直不值一提。

。。。。。。。。。。。。。。。。。。。。。。。。。。。。。。。。。。。。。。。。

讓我們把視角轉移到唐僧師徒這邊過來。

且說著唐僧師徒,一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感覺沒那麼多的說,估摸著是佛門那群禿子數學沒學好,硬是把一二三四給算成一三五七九,硬是給算到了九九八十一去了)好不容易抵達到了西天,主要任務基本完成,只差將佛法東傳,然後就功成圓滿,可以立地成佛了。

結果啊,也許是佛門這劇本安排得實在是不合理,作為這個世界的甲方爸比天道看不過去了,硬是讓佛門的下一個考驗提前登場。

魔出現了,本來就與佛混在一起,不知道多久之前就已經潛入到了佛的內部,假扮成佛的弟子,穿佛的衣袍,代替佛傳授祂的法,卻又曲解祂的法。

經過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爭鬥,到了如今,其實佛與魔已經可謂融為一體了,當佛的一面壓制住魔的一面的時候,他就是佛,反過來,當魔的一面壓制了佛的那一面,那他就成了魔。

作為如來的弟子,阿依納伐,被魔所引誘。

曾經,如來在一次與魔的爭鬥中,被孔雀大明王一口吞入腹中,如來乾脆藉助孔雀大明王的神通,將魔徹底的封印在孔雀大明王的體內。

結果,被魔所引誘的阿依納伐,直接幫助魔做‘剖腹產’,讓被封為佛母的孔雀大明王,在‘誕下’如來之後,又‘誕下’魔羅,也就是曾經的緊那羅菩薩,如今被惡念纏身,化身為魔的魔頭無天。

魔門,說是自成一體,實際上就像是九頭蛇之於神盾局一般,同樣是一體雙面的。

這也就導致了,當無天藉助天時成功的從黑暗深淵闖出來,走到了如來身前的時候,如來甚至連掙扎都無法做到,就只能看似主動,實際上是被逼迫的,前去輪迴轉世了。

前面說了,魔與佛本質是一體的。

無天佔據了靈山大雷音寺,當下壓制住那漫天佛陀心中善念,將至壓制到最為陰晦的地府當中,安排已經無法回頭的魔族手下看管。

被剝離了善念的佛陀,當場一個個的,立地成魔,再加上無天暗中潛伏的時候培養拉攏的那些妖怪們,一時之間,其勢力強大到無論是誰,都得主動退避。

因為這些‘假扮’成神佛的‘妖怪’們,前身實際上也是神佛,再加上無天所獨有的法寶黑蓮,還別說,他以及他的手下,假扮起這些佛陀神仙,就連具有看破虛妄的猴子都看不出個真假來。

就這麼的,當唐僧師徒他們,從大唐那裡,完成了傳經授道的任務,返回到了大雷音寺的時候,無天早就已經取代瞭如來。

為了能夠找到如來的轉世之身,永遠的壓制住‘佛’在人們心中的位置,無天干脆的準備藉助唐僧師徒一行人的手,幫助他去尋找如來的轉世之身。

當然了,他也沒有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猴子他們這裡,暗地裡,他也派遣了大量的手下,散佈到世界各地,去尋找如來的轉世之身。

實際上,如果不是有著某些前車之鑑,搞不好,為了能夠找到如來的轉世,無天會讓手下妖怪們大開殺戒,將人族屠戮一空也說不定。

因為當前人族為天定的主角,所以,不論是什麼樣的劫難,都一定會與人族有關係,哪怕那關係,只不過是藉助人族的‘皮’,行自己的事。

換句話說,只要將人族消滅一空,如來就無法轉世,只能等待下一任世界的主角登場,而到了那個時候,所謂的天定佛門當興這種東西,你就聽聽就好,千萬別當真。

到了那時候,哪怕如來歸來,也不見得還能夠威脅到無天。

可惜,不論是前天地主角之一的妖族,還是當時身後站著十二個世界頂級大佬,高階打手論卡車來算的巫族,在將人族屠戮,用來製造能夠消滅另外一個種族的武器的時候,這些兇極一時的種族,死了的死,逃的逃,現在正經情況下,想要找到當初的‘當事人’,已經變成了一個難度ex的,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因為那兩個前車之鑑,無天哪怕派遣了手下去尋找如來的轉世,也不敢做的太過火,但是,也就只限於不過火了。

因為無天壓制住瞭如來,天地有感,整個世界的靈氣屬性比例開始出現對應的調整。

假如將屬性分為正、負、以及中立。

那麼這個世界,首先自然是站在中立屬性的能量佔據大多數,這些被劃分為中立屬性的能量,本身並不具備情緒引導傾向性,修煉者是好是壞,完全看個人,換句話說,你修煉者是好人還是壞人,那完全是你自己的鍋,跟我能量屬性無關。

正常情況下,不論天地如何轉變,這佔據著絕大多數的中立屬效能量,都不會有如何的變動,始終在那兒,最多也就隨著外界的影響不同,或能量活躍一些,或者能量沉寂一些,對於能夠感應並調動這些能量的人來說,能量始終在那,最多也就他們調動能量的時候所需要耗費的精力有所不同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除了這佔據著絕大多數的中立屬效能量,自然的還有正屬效能量以及負屬效能量。

這兩種能量,從本質上來說,應該歸屬於同一類,與那中立屬性區分開來。

那就是,不論是正屬效能量也好,負屬效能量也罷,都會在不知不覺間,逐漸的影響修煉者,讓其向著屬性所引導的方向轉變。

比如許多人都知曉的,修煉火屬性的人,往往情緒暴躁,而修煉冰屬性的人則往往情緒波動較少,水系的柔情似水,土系的笨拙或者說安忍不動如大地。

等等等等,這些會對修煉者造成一定情緒上的引導改變的屬性,就被定義為正屬效能量,或者負屬效能量。

至於這屬於正還是負,那就要看當前的世界觀是如何認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