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在盼盼的死亡悲劇裡,有一個被掩蓋了的名字。

小雪。

劇本開頭,馮馮和小雪的對話相處,逐漸推進故事發展。

但事實上,那個小雪是馮馮幻想出來的,內向的馮馮無法接受小雪的死亡,幻想出了好友陪伴自己。

直到最後,結局才會揭曉。

原來,小雪是長期被盼盼壓榨欺負的鄉村小姑娘。

被打都是輕的,盼盼甚至多次找男人對小雪施暴。

最終在畢業前夕,盼盼甚至企圖竊取小雪的實驗成果。

知道無法抗衡家大業大的盼盼,小雪最後孤注一擲,和盼盼同歸於盡。

事後,盼盼家裡掩蓋住小雪的存在,只說盼盼是自殺的。

意圖不給家族抹黑。

而馮馮則孤身一人,調查出全部真相,在愧疚沒有發現好友的痛苦下,畢業遠走。

這樣看來,《實驗室日常》是一本中規中矩的校園推理型別。

但一切都在編劇馮亞亞對劇本的整體定位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她說:“我寫的,是個喜劇。在悲劇的核心外,包裹著的巨大的喜劇。”

鳳如雪看完了整部劇本,也實實在在地承認,無論是人物行動還是劇情安排,笑點和反轉感,是無時無刻不存在於其中的。

任何人看了劇本,都偶爾會被其中的巧言妙語戳到笑點。

卻在讀完後,深深沉浸在思考中,無法自拔。

鳳如雪正是看中了馮亞亞對這份‘喜劇’的解讀能力,而答應出演的。

但不得不說,馮亞亞還是稚嫩的。

劇本的構思非常有趣,但還無法做一個能夠呈現在熒幕上的作品,而進行拍攝。

總得來說,缺乏專業性。

所以鳳如雪給馮亞亞提供了一個機會::“你願意和小錦一樣,簽到sno公司來嗎?”

她在馮亞亞驚訝的目光中,大方地承諾。

“我會給你安排老師和培訓,幫你完善劇本。到那時,我一定會出演你的劇本的。”

馮亞亞當然想答應了!

不僅可以進夢寐以求的大公司,還能有免費的課上!

畢業後她才認識到,除了學校,沒有任何地方會以幾近免費的價格教導你了!

她剛想答應,卻又猶豫了一下。

“可是……”

“有什麼顧慮?”鳳如雪好奇。

“可是,老闆會同意嗎?鳳老師,別為了我和老闆提這麼過分的要求。”馮亞亞指的是sno,生怕鳳如雪因為她得罪老闆。

鳳如雪一愣,進而失笑。

自己得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