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上清太玄之元始經》有曰:

元始之體,潔白虛盈。純素無物,澹泊無形。

無形之形,能育眾形。無色之色,能張眾色。

非無非有,有無自應。非動非靜,動靜自隨。

天不稟而不清,地不感而不寧。

物不通而不化,神不受而不靈。

至道之常,人在其中,日用而不知。

如魚在水不識其水,人之在道不識其道。

魚識水,則弊掙深潭,不吞香餌,久而成大者,超於呂梁,化龍之狀,乃得水之妙也。

人識其道,弊居幽靜,去華薄,絕嗜慾,記憶體元氣,外抱神風,久而功備者,超於玄關,化為羽客,真人授其度者,乃得道之要也。

——————————————————

王金仙原名王文卿,號沖和子。天生神異,敏而聰慧,自幼慕道,能詩善文,有“紅塵富貴無心戀,紫府真仙有志攀”之句,告其父有方外之志。

乃後父歿,辭母遠遊。渡過楊子江,行野澤中,雨暝迷路,機遇紫陽真人,授以‘飛章謁帝之法及嘯命風雷之書’。每克辰飛章,默朝上帝,召雷祈雨,叱詫風雲,久雨祈晴則天即朗霽,深冬祈雪則六花飄空。或人家妖祟為害,即遣神將驅治,俱獲安跡。

王文卿自得雷書秘典、飛章謁帝之法後,道法精深,屢顯靈異,名聞江湖間。飛仙前曾作頌題棺木曰:“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籠俗眼,跳出紅塵。”頌畢,其時雷震一聲,遂飄然化去。

話說老婆婆醒轉,一骨碌爬起來,坐在地上,雙眼流出兩行鮮血。悽聲喊道:“吾兒何在?吾兒何在?”久無人應,複又喊道:“那道士可在?”

王金仙一旁應道:“吾乃紫陽真人弟子,沖和子是也。念汝苦修千年,不忍傷及性命。聞知汝偶得一部《上清太玄經》,此為三清道祖第一等大法、正道源流,量你個毛蹄走獸之物,豈能承受的住?莫若賣個人情,將此書贈與貧道,吾便親將你送往龍虎山之內,以沛天年。”

老婆婆聞聽,將牙齒恨得咯咯作響,怒罵:“好個沖和子,汝自得道以來,屠吾族類,辱吾截教。老身久欲將爾粉身碎骨,與同道複仇,孰料今日竟敢自送上門,焉可放過!”言畢,左手畫了個令訣,右手虛空一指,喝咄道:“咄!”瞬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只見半空中躍出一隻吊睛白額虎,落在跟前!又聽得一聲喝:“罩!”陡飛來兩座千仞大山,籠壓過去!

那虎亦張開血盆大口,欲將王金仙吞入腹中!

老婆婆桀桀笑道:“憑爾區區道行,也想收伏老嫗!”

王金仙急借風遁,飛在空中俯視。只見那虎陡然身形暴長,遽和那兩座千仞大山一般無二!忙捏訣念道:“急急如律令,現!”頃刻間,只聽‘嗷嗚’一聲厲嘯,那吊睛白額虎即同兩座山化作一縷青煙,隨風而逝。

此刻,老婆婆從腰間取出一個紫色葫蘆,傾出兩顆豆大丸藥,送入眼眶,隨即閉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詞。少頃,血跡全無,雙眼射出兩道淩厲目光,起身冷笑道:“雜毛老道,今日教汝身受虎啖山裂之刑!”遂垂首瞧見地上橫七豎八的,死了許多族類,直氣得雙腳在地下亂跺,恨不得將地皮踢穿。須臾,又顫巍巍坐在地上,眼瞅著面前皆顯原形的小妖屍體,悲慼戚嚎哭起來。

隱於半空的王金仙見狀,萌生惻隱之念,只因除妖心切,那還顧及許多。然老妖怪法術實在高深,良久也未琢磨出個制服的法子。突然靈光一現,暗付:“有了!此寶名曰誅妖釘,乃吾師紫陽真人親傳,他老人家授時曾曰:但凡大羅金仙以下者,無不能誅,遇強則強!如此看來,此寶必能隨心禦用,何不試其一試,若不靈驗,再尋別法。”想到這,即從錦囊又取出兩枚寶釘,捏在手心,悄悄按下雲頭,至前大喝:“著!”話音未落,兩道疾光飛射而去!

只聽老婆婆痛吼一聲,迎面倒在塵埃,捂住胸口伸腿瞪眼,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了。旋停止掙紮,化作一隻金毛猿猴。

沖和子大悅,自語道:“此寶真可隨心變化,無往不能!今後我必嚴遵師訓,伏盡世間妖魔!”轉而皺眉道:“老妖雖誅,然精氣未必散去。不如將其除根,免得再生枝節!遂口唸令訣,朝空並指一戳:“急急如律令,雷部吏司何在!”

霎時雷電交加,眾神驅雲而至。

沖和子躬身道:“各位仙官,此妖荼害生靈,有悖天綱,今被貧道除之,恐其複修。煩勞諸位將其五雷轟頂,以絕後患!”

諸神齊曰:“謹遵法諭,請金仙離遠些。”

沖和子遂遁風而起,將身騰起百丈有餘。

只見值時功曹率黃巾力士,各施本領,登時烏雲遮天,雷鳴電閃。

直震的山石樹木紛紛滾,飛禽走獸魂魄喪。

再看那隻金毛猿猴,早已霹成灰燼,被風吹亂,魂飛魄散。

諸神辭別,上天複命去了。

沖和子走進正堂,意覓《上清太玄經》書,然找遍妖巢xue洞府,終不得匿處。

此時月已東盈,妖氣驟增。

沖和子恐玄經被邪魔歪道搶去,急召眾山神土地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