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正南方向樹林中,冒起一股黑氣,冉冉飄向西北,似有妖物在內遊蕩。

王金仙心知怪異,忙駕雲徑射而去。

孰料那股黑氣竟從半空降落下去,頃刻間化作縷縷散絲,被風吹盡,未留一點形跡。

時已雄雞唱吧,東方暈霞。

王金仙即收了神通,下山尋訪,見有樵夫砍柴,問過才知此地系小白華山轄界。

少頃,打遠處山道有不少的男男女女,各拿香料祭物,三五結伴的迎面走來。

王金仙打個稽首,問道:“無量壽福,諸位這是要到哪裡去?”

有年輕人躬身答曰:“仙長請了,咱們是去普陀山觀音菩薩座前進香還願的。”

王金仙道:“距此有多少裡數?”

年輕人笑言道:“只需從這山谷東南,再轉過兩個彎便是。今日是上元節,道觀熱鬧的緊,仙長若精通起課蔔卦,去了也不愁弄幾個錢。”

王金仙暗付:“那妖氣亦不知散匿何處,何不同他們前往,或至人煙眾多地,可聞得訊息風聲。”想罷,遂並肩相隨,廝跟半晌,已到嶺上。

見對面山腰半坡,設一座道觀藏在松柏林蔭。四周十幾處屋棚,大小不等,皆是些酒肆茶樓,祭品攤鋪。擺設著許多雜貨物件,香燭紙錢兒的,兩旁地上還圍著一些賭博擲骰的,猜謎頑牌的。

那些個男男女女,手捧檀香,臂挎果籃,一步一拜的。

間夾數位妙齡少女,藉以燒香為名,穿著翠袖湘裙,打扮的花枝招展,被幾個浪蕩子弟撩進嬉出,甚至貼身攘擠在一起。有乘隙摸一下的,無意撞上去的,亦有趁勢擁抱的,偷摘發簪絲帕的。種種醜習陋態,不一而足。

王金仙默默搖頭,邁入道觀。

許多善男信女,正在大殿大士座像前叩拜。左右廊下擺放瓜果桃李,各式祭品,樑柱上懸燈結彩,掛著幾封護法的寶旛。供案前,眯眼立站幾個道士,敲著磬,搖著鈴,忙顧著取佈施,又要偷閑去瞄窺妙齡少女,一個個眼珠子骨碌碌的滴溜直轉,忙亂不疊。

王金仙眉頭微蹙,正要到後院察看。

忽然陡起一陣陰風,颳得那些個信徒們蹌蹌踉踉,亂叫亂跑起來。

霖江南有賦曰:

屋宇振動磚瓦飛,槅扇門樓顫巍巍。

鐘梁鼓架齊翻傾,老嫗少婦喚兒孫。

王金仙定睛一看,適才所見那股黑氣,從風內透出,徑往南飛去。他連忙布雲急趕,眼見止差數裡之遙。

只見正南飛行一團青雲,裹起兩個妙齡少女:一個柳眉杏眼,玉面櫻唇,頭盤鳳頭雲霧髻,腰繫長條錦絲縧,上穿青龍鑽雲對襟氅,下著紫色百褶荷花裙。另一個丫鬟打扮,腰懸一口寶劍。

王文卿暗付:“正神焉有駕青雲之理?此必為妖怪幻化無疑!”遂切近雲頭,言道:“無量壽福,請教仙駕法號?”

玉面女子聞聽,慌將雲頭按住,笑答:“吾乃楊菲娘娘,敢問道長何人?”

王金仙言道:“吾乃寶石山煉氣士,別號沖和子。仙駕自稱楊菲娘娘,可是道祖敕授的麼?”

楊菲娘娘笑曰:“非也,實乃同道虛推耳。”

王金仙點點頭,又道:“仙駕匆匆忙忙,意欲何往?”

楊菲娘娘回道:“因葉小妹發書相召,特應約赴宴。”

王金仙略作沉吟,問道:“葉小妹何許人?”

楊菲娘娘道:“葉小妹芳名惜蓮,不曾得賜法號。她乃蟾宮玉兔下凡,至今已修道五百年了,本領通天徹地,為吾輩佼佼者。道長若有餘暇,便與在下同去,到時或大受教益,亦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