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照射在庭院內,鋪滿整個院子,留下斑駁的樹影。沒有風,一切都是那麼的寂靜,只有晚歸的小鳥唧唧喳喳叫。

老三的心結開啟了。不僅心絞痛留下的恐懼盡消,連早先的心理陰霾也散去。跟著盤師公走在後院外的藥圃裡,他感覺輕鬆多了。

人需要懺悔,但不要一味自責。

黑狗賽虎在前頭追一隻蝴蝶,屢屢撲空,急得汪汪叫。

盤師公一路跟他講看到的植物,講它們的習性、藥效、最佳採摘時機。老三沒有臨床經驗,對草藥使用沒什麼心得,他急於想掌握這一切。

他嚐了半粒痴頭婆,有點苦和麻,這玩意學名叫蒼耳,有毒,能解毒殺蟲,散風除溼,治多種痺痛、疔瘡、癩癬,還對傷風感冒有療效。

自古中藥講地道,“地”即地理、地貌、土質;“道”即因素,包括氣候、陽光、水分。中藥材是特殊的動植物,正是獨特的地理環境、獨特的光熱氣候養育出的植物才叫地道藥材。

東北人參、雲南田七、青藏大黃即因特殊地域之分,冰山雪蓮、南亞茴香正是氣候之別才決定其特殊功效。

“不按季節,不按時令採收藥材,因沒有成熟或者過期藥效會大打折扣。三月茵陳四月蒿,春芙蓉夏海棠,秋菊冬梅,錯過季節就會花失容、草失覓。採收藥材不能逆勢而為。”盤師公細緻地說,“藥材採收後要嚴格挑選、洗刷、蒸燙、乾燥,該蒸曬的不能生曬,該發汗的不能捂著,該陰乾不能暴曬……當然,有的方法也可以替代的。現在科技發達,比如下雨沒有太陽曬,用電烤也不是不行,不能一味因循守舊。”

老三認真的聽,還開著手機錄音。

“刺猴子知道嗎?就是醫院說的尋常疣,長在腳底、手背和臉上的扁瘊。”盤師公不厭其煩地說,“從前,我們用的法子是,下大雨後,用踹米的碓窩裡的雨水洗刺猴子,連續用七個碓窩裡的雨水洗,刺猴子第二天就會脫落,效果神速。可現在到哪找七個碓窩呢?那東西早廢棄不用了。”

“還有其它法子嗎?”

“把蒲公英折斷,用流出的白汁塗抹,幾天後刺猴子可消退。”

老三想了想,用碓窩裡的雨水洗療效確實塊。爺倆走走停停,天快黑了才回屋。

想盤師公明天就閉關,面對著破牆壁,就著蠟燭吃一點清湯寡水,老三渾身不得勁。他使出畢生所學,簡單弄了三道菜。豬腳燉老母雞,乾魚炒幹鴨,豆角炒冬瓜和苦瓜。

“這是三道菜?”盤師公看著桌上三大盆,鼓起一對老眼。

“這不三盆嗎?”老三臉上寫著少見多怪四個字。

“這就是你畢生所學?”盤師公感覺心跳有點快。

“我是業餘廚師好不好?”老三非常不滿,“難不成你想要我給您做滿漢全席?”

“我算是明白了,我就是給你一座金山,你也會敗得精光!”盤師公痛心疾首,“這何止三道菜,明明是七個菜!”

老三先給盤阿婆裝了一碗飯來,再開始倒酒。兩碗,一碗大半斤。

盤阿婆看老三的眼睛裡滿是喜悅,這麼勤快貼心的孫兒算是撿到寶了!看盤師公很在乾瞪眼,她不滿了,“你孫子炒給你吃你就吃,說那麼多幹什麼?”

盤阿婆一言既出,盤師公立馬坐下,悶聲不語了。

“阿公,怎麼樣,一口乾?”老三端了酒,提出要求,“不準用內功逼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