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應賭(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2章 應賭
上首太子轉頭對上官筠笑了笑,顯然是徵詢的神色,上官筠搖頭對上官麟笑道:“哥哥還是另請旁人吧。”眾人一笑,顯然知道上官筠之意是勝之不武。
五經和說文、字林、爾雅都是國子監和太學必學的,這席上大部分人都是國子監讀過的,自然大部分都通讀過,但要說只要讀出上句便要背出下句,卻非下苦功不可,這些貴族子弟,又有多少個敢誇口,但上官筠卻不同,她生在世家,上官謙一手教養長大,又在國子監裡讀書,學識算得上佼佼者。但這名侍婢既然敢提出來,那必也是有幾分把握的,上官筠若是贏了,眾人只道他們兄妹聯手哄人家的珠子,若是不慎輸了,就更讓人踩著上官筠的名聲上位,上官筠一貫明敏聰慧,自然不會出面去和一個侍婢對賭。
只是上官筠不出面,這滿堂賓客,又有誰會願意和一個女子對賭?
上官麟摸了摸頭,有些為難道:“那我出去找個清客來?”
席上忽然一個青衣書生站起來道:“願為上官公子應賭。”這人年約四五十歲,兩邊顴骨甚高,薄唇利眼,身上枯瘦,看起來不甚可親,似是有些恃才兀傲的樣子。
李知璧顯然怔了怔,笑道:“原來是宋霑先生,宋先生能出面,那是最好不過的。”上官麟也大喜上前一作揖道:“勞煩宋公出面!無論輸贏,事後必有重酬!”
趙樸真沒聽過他的名字,但看旁人竊竊私語:“今兒這個拗棍怎麼也來了,平時不是一貫又臭又硬麼。”
果然只看到那宋先生傲然道:“我可不是為了你那勞什子珠子,我看這小娃娃有點意思,這滿堂朱紫,我看通讀過四書五經的也沒幾個,更別說背出來,可憐女娃娃,得個珠子被人說明珠暗投,和人賭書又配不上,輸了合該給貴人墊腳,贏了怕人說有心計。”居然一副悖謬乖張的樣子。
一時堂上有人忍不住笑出聲來,上官筠窘得滿臉通紅,李知璧溫和解釋道:“宋先生誤會了。”
宋先生卻也不給李知璧面子,直接轉頭對趙樸真道:“女娃娃也別以為我就會讓你,書我可是倒背如流,你若是輸了,那是你學藝不精自取其辱,下去自己好好再學學,下次知道遇到這種事就別想著出頭露臉,乖乖把寶物捧出來,你家主子也不為難假裝慈善,大家皆大歡喜。”
趙樸真向前一步作揖:“請先生指教。”
宋先生手一抬:“請太子和王爺選書出題吧。”
李知璧顯然也是早聽說過這位名聲在外的宋先生,看向李知珉道:“珉弟看選什麼書?”
李知珉謙讓:“是我府上的侍女提出的賭書,這書還是由太子殿下選吧。”
李知璧也不再推讓,只是笑著讓人送來了五經來,看了下道:“《春秋左氏傳》有些晦澀,不如就還是《禮記》吧?”
李知珉點頭:“就依太子所言。”
李知璧拿起其中一冊,隨手一翻翻到一頁,遞給身側的李知珉,李知珉就著上頭的內容念道:“君子之居恆當戶,寢恆東首——”
宋先生揚眉道:“——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李知珉點頭,又隨手翻了一頁,轉給李知璧,李知璧也依樣念道:“士不衣織,無君者不貳採——”
趙樸真站前一步,揚眉誦道:“——衣正色,裳間色。非列採不入公門,振絺綌不公門,表裘不入公門,襲裘不入公門。”
如此輪換,不多時,上首太子和秦王輪流考問,下邊輪流應答,都是應聲而誦,琅琅熟極,竟沒一絲停頓,漸漸滿堂都安靜了下來,只看他們二人輪流背誦,太子和秦王顯然也開始意外,有意識的挑一些艱澀冷僻的句子考問,然而竟然也未難住他們,後來太子看難不住他們,索性也把《春秋左氏傳》也拿出來考問起來,卻仍然並未難住他們。
“等等”,宋霑忽然說道,“臯陶、庭堅之祀,這裡的‘之’不應該是‘不’嗎?”
堂下也人人交頭接耳,趙樸真略一思忖:“《左傳會箋》註疏此處應為形近訛誤,我也以為如此。”
宋霑詫異:“《左傳會箋》?傳言扶桑遊學大儒竹添光鴻有著述傳世,卻未見得其全書,你在那裡看過?”他看向秦王:“王爺得藏此書?”
李知珉搖了搖頭。
趙樸真坦然道:“我曾在內藏嫏嬛書庫當差,有幸看過此書。”
宋霑忽然彷彿十分遺憾地嘆了口氣:“傳言聖後有嫏嬛書庫,內藏珍籍無數,可惜!此生只怕無緣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