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趕緊派小黃門去取他們特殊的賬本,翻看了一會才回答,“陛下,現在只有遼東太守空缺。”

蹇碩這時候插了一句,“剛剛得到訊息,泰山郡太守前段時間被地方豪強所殺。”

劉宏的眉毛一揚,“這是怎麼回事?”

蹇碩把泰山郡太守的作為,以及臧霸救父的事情說了一遍。

劉宏大怒,一掌拍在龍案上,“殺得好!朕年初剛下詔,令公卿舉奏刺史、郡守貪殘害民者,為什麼這種官吏卻未見他們上報?”

不怪劉宏震怒,年初他剛讓全國舉報貪贓枉法的官員,宦官和士族聯合起來一起矇騙他,舉報了二十六名為官清正的官員,後來被司徒陳耽、議郎曹操上疏彈劾,劉宏把這二十六人全部徵拜為議郎。

沒想到真正的貪官汙吏一個都沒有查出來!

劉宏發怒,宦官們嚇得都趴伏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

看到這一幕,劉宏冷漠的目光逐漸消退。

身邊的這些宦官至少知道害怕,那些世家的人做了壞事,卻還能在他面前面不改色地大聲爭辯。

誰忠誰奸劉宏心中自然有數。

“起來吧,你們和朕一樣,對宮外的事情一無所知,只是被手下的人矇蔽,朕不會怪你們。”

宦官們大喜,“陛下聖明!”

劉宏這才接下去,“兩個太守的職位不夠,刺史有沒有空缺?”

在漢末,刺史和太守的職位基本上平等,刺史只有監督州里官員的權力,沒有行政權力,真正的權力或者說實惠還不如太守。

張讓又翻了翻賬本,“陛下,目前揚州太守還空缺,不過前段時間司徒袁隗舉薦巴袛為揚州刺史,但一直到現在巴袛捐官的錢還沒有交上來。”

劉宏冷哼了一聲,“世家的那些人,這又是想白撿一個刺史,我偏不如他們所願,下次朝會把揚州刺史重新拿出來,玄德和巴袛誰捐官的錢出得多,這個職位就給誰!”

如果說漢末哪個是最大,也是讓劉宏最忌憚的世家,那肯定是四世三公的袁家。

袁隗這是第二次當上司徒的三公位置了。

大漢的三公位高權重,但也有給人一種靠天吃飯的感覺。

只要大漢朝出了一件大事件,什麼天災、叛亂之類的,第一件事就是免除一位三公來消災免禍。

幾年前袁隗從大鴻臚的位置升遷到司徒,後來因為天災被免,今年鮮卑侵犯幽、並邊境,司徒陳耽被免,袁隗又從太常升遷為司徒。

對袁家來說,他們就是大漢朝堂上的不倒翁,從三公的位置下去變成九卿,一有機會,馬上又能從九卿的位置升遷到三公。

巴袛和韓馥一樣,都是所謂的袁氏門生故吏。

袁家就是靠這種遍佈整個大漢的關係網,牢牢地紮根在大漢朝堂,成為世家豪族的領袖。

整個大漢,應該只有一個袁家,連皇帝都做不到把他們的官職一擼到底。

有這樣的家族在,哪個皇帝坐在龍椅上,不感覺自己是坐在火山口?

喜歡遊戲玩家鬧三國請大家收藏:()遊戲玩家鬧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