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學漢文化者為漢民(第1/2頁)
章節報錯
關羽很冷靜,“仲任,我們先不急著分兵,我先帶一部人馬趕往酒泉,你們到張掖把流民安置好再行動。”
魏越同意關羽的決定,“鮮卑人寇邊,一般都是從九、十月開始,十一月份結束。步度根衛隊出現在這裡,說明他們才開始第一波劫掠,我們有足夠的時間。”
衛荷,“為什麼王帳衛隊出現,代表劫掠剛開始?”
閻忠冷冷一笑,“仲任,王帳衛隊是步度根的直屬力量,作為先鋒可以給後續的鮮卑部落開路。”
“最先進入我大漢,肯定也能搶到最多最好的糧食財貨和女人。”
衛荷有點不明白,“伯誠,明知道鮮卑人會來寇邊,百姓為什麼不躲進城池?”
閻忠嘆了口氣,“怎麼沒有?可是涼州是風化土質,又氣候乾燥,根本不利於築城,一般的土城都是城牆低矮,很容易被攻破。”
西北的風沙大、水源少,泥土很容易風化。
古代築牆用的是粘土,在西北卻要挖開表層的風化泥土才能獲得。
衛荷他們也知道西北築城不易,但沒想到城池的防守這麼弱。
不過他們建設牧場和農場,打算燒製磚瓦用於建築,倒是不擔心築城的問題。
閻忠一路上已經知道關羽他們的想法。
“雲長、仲任,我們沒必要另外築城,武威往西很多小城鎮,甚至連縣城都是人口稀少,我們只要選擇幾個城池,重新進行建設,就能建設起穩固的根據地。”
關羽點點頭,“蘇雙已經提前在做這件事,不過,他沒有官方的身份,不知道現在進行得如何。”
閻忠譏笑,“無所謂,涼州不作為的官員太多,他們巴不得我們入駐,能保護他們的安全。”
......
在雒陽的趙季晨他們,當天就得到了鮮卑寇邊的訊息,馬上做出了反應。
呂聰、張合、張遼和高順、韓當全部被抽調出來,帶領訓練好的三千護衛,押送大量的物資出發。
遼東的事情決定之後,也要年後才能出發。
張合他們可以打完和鮮卑人這一仗,再返回洛陽。
典韋和臧霸氣得哇哇直叫,趙季晨沒辦法,只能說服韓當留下和于禁、古馳一起,等南方的紅薯種子到達後最後出發。
胡銳和劉玄名,在泰山、丹陽召集的鄉勇,都以糜家商隊的名義陸續來到了雒陽。
于禁手下訓練的護衛,從來沒有斷絕過。
有了鮮卑人寇邊,護衛的輪訓很快就可以完成,入冬後,就可以分散回到泰山和徐州,安靜地等待黃巾起義的到來。
......
關羽、衛荷帶著商隊和流民,趕到祖厲城得到了祖厲長劉雋的歡迎。
聽到劉雋的名字,衛荷突然想起,這時候張繡應該就在祖厲做縣吏。
經過暗中打聽,衛荷果然找到了張繡。
衛荷馬上提出要求,“劉君郎,我們迎擊鮮卑,需要有熟知武威情況的當地人,可否讓我從縣吏中挑選一些壯士?”
劉雋哪裡知道衛荷的心思,很爽快地回答,“本地官員本來就要配合特使,何況你們還是為了驅逐鮮卑,有需要的人員,你們儘管徵辟。”
張繡自然被衛荷挑選到自己的身邊。
在祖厲補充了一些物資,衛荷又趕到姑臧和賈詡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