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剛剛兩歲的諸葛亮才智超絕,一生行事更是謹慎小心,沒想到卻錯用了馬謖,以至於成功可能最大的北伐失敗。

又有誰能夠一生都不犯錯?

馬謖能夠被諸葛亮看重,其實也沒有那麼不堪。

只不過馬謖長期從事參謀工作,見識停留在理論,沒有經過實踐,犯下了無法挽回的錯誤。

關羽有點奇怪衛荷的表現。

“仲任,你怎麼了?”

衛荷回過神來,好像還有點遺憾。

“沒什麼,我只是在想,街亭以後不可能再出名了。”

關羽有點莫名其妙。

街亭是很普通的地方啊!難道它曾經很出名?

......

天水郡的郡治漢陽冀縣),也是涼州的刺史治所。

涼州名士閻忠從信都令辭官後,就住在漢陽。

閻忠這個人在涼州很出名,但卻沒有得到朝廷的重視。

可能是心中對大漢徹底失望。

也可能看出大漢已經病入膏亡,閻忠對大漢沒有愚忠。

歷史記載閻忠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在皇甫嵩平定黃巾後勸他自立。

閻忠這話可以說是大逆不道,可是卻安然無事,甚至絲毫無損他在士林的名聲。

可想而知,大漢的皇權已經衰落到何等地步!

從另一個角度又可以說,士族的力量皇帝都無法奈何!

衛荷想嘗試招攬閻忠,是因為他們這些現代人,同樣對目前的大漢不報希望,跟閻忠有著共同的想法。

閻忠收到關羽和衛荷的拜帖,心中有點奇怪。

大漢朝什麼時候設立了西域特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衛荷更是掛上一個‘特使參贊’的職務。

進入閻府,互相介紹過後,衛荷拱了拱手,“伯誠先生,西域特使是陛下的密詔,還望先生不要對外宣揚。”

閻忠有點奇怪,“既然不想讓外人知道,仲任又為何告知我?”

衛荷,“我和特使此來,是想邀請先生共赴西域,為大漢開疆拓土。”

閻忠譏笑,“大漢內部都已經千瘡百孔,居然還有心思顧及西域一隅之地?陛下也太好大喜功了。”

衛荷笑道,“正如伯誠先生所言,大漢內部的事情,已經足夠陛下焦頭爛額,哪裡可能顧及西域?”

“重建西域長史府,是我主羽林郎將劉備的提議,以甄家商隊的名義進行此事,不佔用朝廷的錢糧和兵力。”

閻忠有點驚訝,“可是編撰《三字經》的名士劉玄德?”

衛荷點點頭,“正是。”

閻忠,“劉君郎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衛荷意味深長地說,“正如先生所說,大漢內部的問題,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雍涼、西域一帶又歷來不穩定,我主擔心以後會給大漢帶來禍患,決定先解決大漢外部的問題。”

閻忠的眼睛裡閃過一道精光,“劉君郎的志向不小啊!”

衛荷哈哈大笑,“伯誠先生,我主乃是漢室宗親,從小就立志匡扶漢室,恢復先祖的榮光,為陛下排憂解難,不是理所當然?”

喜歡遊戲玩家鬧三國請大家收藏:()遊戲玩家鬧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