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永寧殿的時候,劉備轉身深深地看了宮殿一眼。

劉辨既然拜自己為老師,這輩子我劉備自然要改變他母子悲慘的命運!

因果不因果沒有關係。

既然何容和劉辨信任他,劉備就不會辜負她們。

哪怕何容這樣做,有著她的功利心。

在劉備的心中,這是一個男人的責任。

今天劉辨的拜師,劉備似乎明白了,歷史上為什麼評價劉辨舉止輕浮。

劉辨這個孩子有點好動,對繁瑣的宮廷禮儀有點不習慣,一舉一動不會循規蹈矩。

在劉備看來,這屬於小孩子的天性。

如果舉止輕浮就是因為這個,那後世裡的孩子,每一個都是舉止輕浮之人!

劉辨沒有皇家子弟那種年幼老成,可能和他的經歷有關。

劉宏在生下劉辨之前,還有過許多兒子,在皇宮中居然都出了意外。

如果把這歸咎於宮廷內鬥,好像有點匪夷所思。

中國的歷史上,有幾個王朝的宮廷會到亂到這個地步?

至少宮廷裡的這種情況,和現在的皇后何容無關。

劉辨一出生,在這種情況下,就被送往宮外,秘密寄養在道人史子渺家裡。

也就是說,劉辨在宮外的身份沒有人知道。

史子渺也只是稱劉辨做‘史侯’。

從小沒有受到宮廷禮法的束縛,史子渺也肯定會比較縱容劉辨。

何容和兒子分離幾年,劉辨重新回到身邊也會更加寵愛。

各種原因結合起來,讓劉辨不會像其他皇子那樣,從小就重視禮儀,就是所謂的具有皇家威嚴。

劉備想通了這些,不由得搖頭。

就這樣一點小事,在禮法嚴苛的古代,居然被當作一種大事來宣揚!

可想而知古代的皇族,被士族用封建禮儀這把枷鎖,捆縛得有多麼牢固!

劉備為什麼把這個責任算到士族的頭上?

看一看世家豪族的子弟就知道。

他們也知道,束縛小孩子的天性,對一個人的成長不一定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