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交州士家(第3/4頁)
章節報錯
士家在交趾郡的地位有如一個真正的王者,享受的也是交趾百姓從心底裡的尊重。
在整個三國時期,士燮不僅是交州牧,士家的兄弟擔任了交趾、合浦、九真和南海四個郡的太守。
憑士家在中南半島的威望和地位。
士燮如果是個有野心的軍閥,完全能做到在中南半島割據獨立。
士家最終沒有叛離大漢。
這其中可以歸功於士夔此人。
只憑這一點,士燮就值得華夏子孫的尊重。
......
士家本是豫州魯國的貴族。
在王莽之亂時,士家逃避戰亂到交州的蒼梧郡,最終落腳下來。
雖然出身在孔子的故鄉魯國,但在蒼梧傳承了七代,到士燮這一代,士家已經是真正的交州世家。
士家從來都傳承華夏文明。
士燮年輕的時候,在穎川名士劉陶門下求學,後來回交州就任交趾太守。
作為一名學者型的官員,士燮在交趾傳播儒學、教化百姓,才讓士家成為交州和中南半島顯赫的家族。
史書上對士燮和士家的記載很少。
但士家能得到中南半島土著的尊重,靠暴虐的手段永遠都得不到。
直到現代的時空,越南等國還是尊士燮為他們的文明鼻祖,冠以“學祖”、“士王”等尊號。
在漢末的這段歷史上,華夏文明無比燦爛,大儒、名士在大漢數不勝數。
士燮在大漢,充其量也就是名士中的一員。
還是遠離大漢中心的名士。
在歷史的記載中,士燮也只能是一個軍閥的身份,留下些許的記錄。
劉備和趙季晨這些現代人卻很清楚。
——士燮在中南半島傳播華夏文明,已經為大漢在這片土地上,打下了深深的文明印記。
這不僅對鞏固交趾和九真等郡的統治打牢了文明基礎。
還為征服中南半島奠定了堅實的文明根基!
這也是趙季晨他們放心讓郭嘉這個古代人負責南面的原因。
當然,郭嘉的身邊帶著大量的現代人才,他們會知道如何執行民族的政策。
......
郭嘉在賀齊、陳禮和呂蒙他們參觀完蒸汽戰艦後,就開始商討交州的事情。
“公苗,南海和鬱林、合浦這邊,就交給定公和文達、叔至他們。”
“我們沿海路前進到蒼梧,先到交趾說服士燮兄弟,為征服中南半島做準備。”
賀齊想了一下。
“奉孝,既然如此,可以讓子烈帶著艦隊先行前往南海,你帶著子明和文向隨後出發,我和伯敬還是帶領陸軍從南海一路挺進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