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任為右路軍主將,王平帶領無當飛軍為前鋒,從陰平小道插向江油,直搗涪關。”

甘寧輕咳兩聲。

“咳咳,督軍,我只要攻下劍閣和白馬兩關,就能夠到達涪縣,沒必要再讓張任將軍他們冒險走陰平小道吧?”

實際上,陰平古道的危險,只是相對古人而言。

來到漢末時空發展十幾年,小型的攀爬和架橋裝置,早就被現代人才發明出來。

在江油周邊的少數民族的幫助下,現代的人才,早就對陰平古道進行了全面的歁測。

無當飛軍更是由羌、氐、板循等所謂蠻族勇士組成的山地軍。

他們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攀山越嶺只是平常之事。

又哪裡有危險可言?

甘寧只是擔心張任軍搶走了他的……戰鬥。

趙清闡明他的戰略意圖。

“興霸,你如果能迅速抵達涪關,無當飛軍會轉向西面,對汶山郡發起攻擊。”

“如果我們中路軍遲遲不能攻破劍閣和白馬兩大險關。”

“無當飛軍進到涪關,就能切斷兩關的糧道,協助我們拔除關隘。”

中路軍是沿著漢中到成都的主幹道前進。

這條主幹道從漢中到成都,沿途有五大險關。

——陽平關、葭萌關、白馬關馬鳴閣)、劍門關劍閣)和涪關。

除了這條主幹道,從巴東、巴西和陰平等地的道路,在古代的條件下,大軍都很難通行。

行軍打仗不同於平時交通。

如果大軍被堵在狹窄的山路上,益州只要很少的兵力,就可以讓你的大軍覆滅。

益州易守難攻,就在於多山路小,可以說處處是天險。

從益州通往外界的道路,也設立了五道關隘把守。

漢中的北面有秦嶺、子午谷。

東邊和荊州相連,有西城和上庸可以依靠。

漢中為益州扼守陽平關,自古就被稱為益州的門戶。

早有野心的劉焉,才會在191年派遣張魯、張修攻取漢中,想要奪取益州的門戶。

那樣大漢朝廷就對他無可奈何。

歷史上,蜀漢能依據益州這一州之地立國。

就能知道益州的獨一無二之處。

讓劉焉沒想到的是,他偷雞不成,張魯、張修被殺不算,還因此丟失了葭萌關。

“外有陽平,內有葭萌”。

葭萌關是整個益州防禦中最重要的關隘!

除了在漢中境內的陽平關。

葭萌關是益州第一大關,可容納軍兵數萬,儲藏大軍兩年所用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