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扶余迴歸(第2/3頁)
章節報錯
隨著現代人才對機械的研究,取得了不斷的進步。
漢軍卻重新發展已經逐漸被淘汰的戰車,把戰車的功能進一步挖掘。
戰車不是為了衝鋒陷陣。
而是建設成弩炮車,成為這個時代的機關槍陣。
防守時,鮮卑人根本無法穿過戰車組成的火力網。
進攻的時候,戰車的弩炮可以輕鬆撕碎鮮卑人的陣型,極大地減少士卒的傷亡。
在弩車的幫助下,黃忠、張飛這些超級猛將,衝鋒陷陣基本上就是視敵人於無物。
鮮卑被打散,消滅了族群中的貴族,剩下的就是收攏鮮卑的部落進行安置。
一年之後,草原上築起軍事重城,就可以慢慢地培養華夏自己的遊牧族人。
......
呂聰和韓當帶兵圍困了扶餘國的都城喜都。
扶餘國的國王夫臺王很是憤怒,站在城樓上呵斥呂聰。
“漢使,我扶餘國是大漢的屬國,這些年從來沒斷過朝貢,你帶兵前來攻打我們,絕對不可能是朝廷的詔令。”
呂聰在戰馬上拱了拱手,“夫臺王,我是大漢冠軍侯的屬下呂聰呂仲明,奉冠軍侯之命,來勸導扶余迴歸華夏。”
“今陛下被賊人劫持,大漢內部的一些不軌之徒,趁陛下年幼,妄想操持我大漢的朝廷,冠軍侯絕對不可能讓他們得逞。”
“但攘內必先安外,冠軍侯的軍隊目前已經平定西域和鮮卑、烏桓,扶余和高句麗等國,也是到了迴歸華夏的時候,希望夫臺王認真考慮。”
夫臺王的臉上一片震驚。
“漢使說西域、鮮卑和烏桓都已經被你們平定?”
呂聰點點頭,“西域三十六國已經成為歷史,目前西域也已經改成大漢的西州,西州的百姓更是生活在幸福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夫臺王,扶餘國人本是我華夏族的分支,夫、徐、高等扶余姓氏,皆是我燕趙的大姓。”
“當年商紂滅亡,燕趙貴族和大周爭國失敗逃亡到北地,融合了濊貊、肅慎和東胡的一部分族人,發展成今日的扶餘國。”
“如果不是索離國擔心你們的東明王搶奪江山,你們應該還生活在貝加爾湖一帶。”
“夫臺王,我說得沒錯吧?”
夫臺王的眼中露出了迷惑,“我們扶余原來生活在貝加爾湖一帶沒錯。”
“不過漢使所說,扶余是華夏族北遷發展出來的分支,我倒是沒有聽說過。”
呂聰耐心地解釋,“扶餘國的扶余兩字就是從夫和徐兩姓發展出來的,幾千年時間過去,華夏的文明已經無比燦爛,夫臺王不瞭解歷史淵源可以理解。”
“夫臺王有沒有想過,扶余的人種為什麼和華夏族差別不大?扶余使用的文字為什麼是華夏的古文字?”
“扶余不同於東胡、匈奴等遊牧民族,為什麼遠在貝加爾湖,就對華夏文明如此熟悉,並倍感親切?”
在後世對於扶餘國的來歷,有不同版本的研究。
西方和北俄的學者,歷史溯源的目的,當然是從有利於他們民族的觀點出發。
但華夏從歷史的殘缺記錄中,同樣發現扶余發展的蹤跡。
最有利的證據,就是扶餘國的姓氏,完全和中原燕趙地區的姓氏一致。
在幾千年前,這些外族連文明都沒有,他們的姓氏來源於哪裡?
至少在華夏的部落時代,一支又一支戰敗的部落逃到北方。
這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