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藉機發難(第1/4頁)
章節報錯
高順和張合兵分兩路。
高順帶領一軍,一路攻向高句麗的王城丸都。
張合率軍繞過蓋馬大山,去攔截正在征戰東貊的高句麗大軍。
這個時期,正是高句麗高速擴張的年代。
從公元53年開始,到公元146年的百年時間。
高句麗統合五大部落,設立成五個省,完成了中央集權制度。
又征服了沃沮和曷思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田豐能就任遼東太守,就是因為遼東、樂浪和玄菟郡受到高句麗攻擊,太守和官員被高句麗殺害。
在歷史上,就是被稱為大國時代的高句麗擴張的百年。
現在的高句麗王,也是後世被稱為太祖王的高宮。
田豐和呂聰到了遼東之後,並沒有征討高句麗。
一是大漢沒亂,遼東要想對外擴張,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遼東沒有先發展起來,想要征服高句麗,也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二是呂聰認為,讓高句麗多折騰幾年,征服沃沮和東貊這些國家,免得以後他們多費手腳。
高句麗所謂的強大,在武裝到牙齒的漢軍面前,根本不算什麼。
遼東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連藉口都懶得找。
漢軍一路攻陷高句麗的城鎮和部落,敢於反抗者,全部都被冷酷地殺死。
創立高句麗這個國家的高朱蒙,雖然也是扶余人。
但高句麗既然敢攻擊大漢,就必須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
所謂的文明溯源,只是為了方便統治。
在沒有徵服他們之前,高句麗只是威害大漢百姓的外族。
對待外族人,只有鐵血的手段,才能讓他們屈服!
漢軍一路所向披靡,一個月後就來到了丸都城下。
這還是高順為了吸引更多的高句麗援軍,故意放慢進攻的速度。
漢軍到達丸都城後,高順直接安排軍隊做好攻城的準備。
高句麗王高宮派使者,來到漢軍的大營質問。
“高句麗和大漢和平相處,漢軍為什麼無故侵犯我朝?”
高順冷冷一笑,“和平相處?那是誰侵犯我大漢的遼東、樂浪和玄菟三郡,還殺死我們的太守、官員,以及他們的家屬?”
高句麗的使者一愣,“將軍,那都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高順冷冷一笑,“我們漢人有句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們高句麗犯下的罪行,我們大漢從沒有忘記!”
“我很坦白告訴你,當你們高句麗宣佈不再是大漢的屬國,滋生出不該有的野心,就已經註定你們的滅亡!”
高句麗王高宮知道再也沒有迴旋的空間,開始積極地備戰。
高順只是有條不紊地堆土山、箭塔,又填平了丸都城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