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融入漢末的現代人(第2/4頁)
章節報錯
在歷史上,劉焉如果沒有早死,局勢或許會有變化。
劉表能順利入主荊州,靠的是和世家分權,南方四郡又一直沒有歸順。
連荊州內部都搞不定,哪有平定亂世的能力?
曹操就不一樣,亂世來臨就如魚得水。
一方面依附袁紹發展自己。
一方面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始終不離開袞、豫兩州這大漢人才最集中的地方。
亂世來臨,以家族為重的世家人才,自然會首先選擇主政家鄉的勢力。
當然,眼光獨到的頂尖人才,擇主的第一條件是能不能成事。
曹操雄才大略,有胸懷也有魄力,又佔據人才最集中的地方,讓他把大漢大大小小的人才,幾乎全部收入自己的囊中。
如果沒有漢昭烈帝始終高舉匡扶漢室的旗幟,就沒有後來的三國。
後世論三國,很多人認為漢昭烈帝不如曹操。
只有瞭解這個時代平民和貴族的地位,才會知道漢昭烈帝有多麼了不起。
漢昭烈帝進許都之前,一直都是平民的身份,連寒門都算不上。
這樣的出身,才是他半生顛沛流離,卻一事無成的原因。
漢昭烈帝從小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文才方面是不如曹操。
但論他那堅韌不拔的性格,縱觀華夏幾千年,又有幾人能夠擁有?
在識人用人的胸懷上,用心經營宗族勢力的曹操,哪裡能和漢昭烈帝相比?
能在草莽之中發現關羽和張飛,並從此生死相依。
孫乾在外交上的能力,在漢昭烈帝的身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糜竺寧願捨棄家業,也要選擇跟隨漢昭烈帝。
更不要說漢昭烈帝和諸葛亮之間的君臣之誼。
漢昭烈帝完全當得起曹操的煮酒論英雄!
......
這個時空中的劉備,可以說就是漢昭烈帝的化身。
曹操這個一生中的對手戰死,他又怎能不感嘆?
不管曹操的人品值不值得尊重。
曹操在歷史上做出的功績,卻值得後世尊重。
在對待外族的態度上面,曹操至少不會像劉虞那樣妥協。
更不會像袁紹那樣引狼入室。
征伐遼東收服烏桓,就讓曹操無愧魏武揚鞭的讚譽!
......
在現代的時空中,趙季晨和衛荷他們也相聚在一起。
“確定不是我們的人做的手腳?”
衛荷同樣為曹操戰死感覺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