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袁家的威風(第3/4頁)
章節報錯
袁紹這才看向其他人。
“諸位,袞州來的兵馬最多,正面的戰場就拜託各位了。”
滎陽和虎牢關這邊,自然是袞州的軍隊負責攻擊。
不過,袁紹不指定滎陽這邊戰事誰負責,說明由他來指揮。
袞州刺史劉岱當然有點不爽,但卻不能出言抗爭。
如果在討董這場“正義”的戰爭中,為了權力而鬧意見,那劉岱就會聲敗名裂。
......
果然,袁術和孔伷、王匡他們離開後,袁紹義正言辭地說,“滎陽是進攻雒陽最重要的戰場,我身為盟主,自然要親自關心,你們沒有意見吧?”
劉岱和張邈、橋瑁、鮑信還能說有意見?
袁遺是袁紹的堂兄,自然更不會有意見。
袁紹也很照顧自己人。
“伯業兄長,你山陽的軍隊人數不多,剛好負責糧草後勤。”
劉岱和張邈、鮑信等人面無表情。
袁紹這個盟主,今天任命袁術負責南面的戰事,已經引起了大家的不滿。
盟主是因為大家信任你才會推舉你,只有公正做事,才能讓大家服氣。
曹操沒有職務只能依附張邈。
袁術沒職務,卻要剌史、州牧依附於你?
現在,袁紹來到滎陽戰場奪走指揮權不說,馬上安排袁遺控制糧草,而且躲在後面不要戰鬥。
這叫什麼事情?
接下來袁紹的安排,更讓劉岱等人心生疑惑。
“公山、允誠、孟卓,你們明天分三路進攻滎陽。”
“元偉的軍隊就留下作為預備隊。”
袁紹這樣佈置,好像是沒什麼毛病。
兗州這邊,劉岱作為刺史,帶來的兵力最多。
鮑信在被何進派出去徵兵,先徵得數千兵馬,卻得了五千車的糧草物資。
回到雒陽時,何進已死,董卓也已經進入雒陽。
鮑信沒有傻乎乎地進入雒陽被人家當槍使,帶著軍隊直接跑路,然後一路徵兵,也徵得了二萬士兵和七百騎兵。
張邈在陳留這個大郡,可以說是錢多人多。
要不然也不會隨便交待衛茲,就徵集五千兵馬,交給曹操帶領。
可是,橋瑁所在的東郡同樣是大郡。
東郡橫跨黃河南北,在黃河以北還有一大片的地盤。
更重要的是,橋瑁是討董聯盟的召集人。
哪有帶頭召集人去打架,自己卻躲在後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