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波不得不佩服郭嘉的敏銳。

熟知歷史的蔡洪波,原來還沒有想得這麼深。

聽了郭嘉的分析,自然全盤瞭解了李儒的戰略。

李儒建議董卓拉一批打一批,可以說是真正高明的戰略。

這種拉拉打打,不是要求這些人忠於董卓。

李儒想做的事,是透過利益來離間、分解掉士族之間的聯盟。

要想分化世家的力量,怎麼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建功?

李儒所制定的計劃,就是徹底搞亂大漢現有的體制,讓他們之間去爭個你死我活。

歷史上如果董卓自己不作死。

討董之戰後,關東的諸侯已經開始分裂,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為戰。

可惜的是,董卓掌握大權之後就迷失了自己。

對於同盟的韓遂,到最後時刻才願意和他分享戰果。

更重要的是,為了一個女人死在‘義父殺手’呂布的手中。

後世人都說,賈詡是弄垮大漢的黑手。

蔡洪波現在才知道。

李儒才是那個讓大漢走向滅亡的罪魁禍首。

但是,李儒的本意是重塑大漢的官僚體制,讓大漢更多的人才能有為朝廷效力的機會。

從這個角度講,李儒也是一位理想主義者!

只不過,李儒低估了這個時代計程車族。

連曹操那麼雄才大略的人,都沒有辦法成功。

何況是李儒?

只要不打破士族對知識的壟斷,幾乎就沒有人能夠成功。

......

蔡洪波和郭嘉的第二套方案,就是直接威脅董卓。

——如果董卓執意要殺害何容母子,劉備必定出兵佂伐董卓!

兩套方案都沒有效果,那只有強攻皇宮,挾持漢帝劉協。

蔡洪波和郭嘉所居住的地方,離皇宮秘道很近。

周圍還散佈著一千特種營戰士。

皇宮秘道在上次宮亂的時候就已經暴露。

秘道在皇宮的出口處,也必定防守嚴密。

這些在特種營戰士面前都不是問題。

選擇挾持劉協,就是因為皇宮秘道的出口是在劉協的寢宮附近。

何容和劉辨所在的永安宮離秘道太遠。

攻打皇宮,特種營戰士的傷亡無可避免。

但如果想攻到永安宮,再退回皇宮秘道。

這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