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董卓,李儒自然認識。

在朝堂上凶神惡煞般的董卓,這時臉上卻佈滿了笑意。

“李博士,快快請進府內。”

李儒長長地一揖,“司空稱我文憂即可。”

進到大堂坐下後,董卓就迫不及待地問,“文優,你應該是知道某家招攬人才,才會來到我的府上吧?”

李儒點點頭,“正有此意。”

董卓坐在椅子上的身子不由得往前傾。

“不知道文優擅長處理朝政,還是文書籌算?”

李儒搖搖頭,“司空,我雖為博士,也算是熟讀經書,但卻更喜歡籌劃謀略。”

董卓的眼睛一下亮起來,隨後又掩藏下去。

“文優在雒陽多年,為何某家來到之後,才選擇為我效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儒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淡淡地說,“司空認為京城的這些世家,會看上我們關西的人嗎?”

董卓大手一拍桌案,“說得好,大漢這麼多年都被這些關東人把持著,根本就不給我們關西人的機會。”

“某家來到雒陽,就是為了改變這種現狀!”

李儒微微頜首,“我也是正因此才來到司空這裡,希望自己能微盡薄力。”

董卓也很爽快,“文優,只要你有才能,榮華富貴包在某家身上。”

李儒也不推辭,“謝謝司空栽培。”

董卓也不客氣,直接開門見山,“文優,某家前日在朝堂上,不得不任命袁紹那豎子為渤海太守,心底憋屈得很。”

“可是,某家手中卻無人可用,文優可有教我?”

李儒仔細思考了一會兒,才緩緩地開口,“司空剛到雒陽不久,雖然以果斷的手段震懾了朝堂上的眾臣,又透過廢立漢帝建立了威望,但根基卻遠遠不夠深厚。”

“目前我們關西一片混亂,也無法從中選拔出人才,對關東的世家還是要以安撫為主。”

“這次司空徵辟大漢的名士進京就職,就是一個英明的舉措。”

“有了眾多的大漢名士在朝廷任職,朝廷的正統就會得到認可,司空也才算真正的立足朝堂。”

董卓點點頭表示明白,隨後又問,“某家詔告天下招攬人才,卻沒有幾人來應召。”

“這明顯就是那些世家做的手腳,某家應該要如何應對?”

李儒笑道,“世家聚在一起是因為利益,要想分化他們,司空自然也要捨得重利。”

“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出效果,時間一長,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就會靠到司空這邊。”

“當然,對於那些不開眼的人,也要做到該殺就殺,絕不能手軟。”

李儒這話太對董卓的胃口了。

董卓哈哈大笑,“文優說得對,對那些不知好歹的人,就是不能手軟。”

“不過??陽城裡的局面某家能鎮壓得住,大漢的各州郡我們要如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