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的意思是我們只能等待?”

“可是,一旦時間久了,宮亂和廢立的事件就會淡下去,事情的真相就會被徹底隱瞞,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對於劉備來說,他的目光並不在於能不能得到政權。

這對他來說,拿下大漢已經沒有什麼難度。

他想做的是挽救漢人的風骨。

也想看看這個時代計程車人,到底糜爛到什麼程度。

荀彧笑道,“主公這時候要做的事情,當然是去揭發真相。”

“不過這件事只能你一個人去做,不要有太多人的參與。”

“董卓和世家肯定會發起反擊,你也會處於弱勢中。”

“甚至,他們還會不斷地削弱你的權力,讓你身邊的人看到,你在他們的力量面前不堪一擊。”

劉備不明白了。

“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他們真的將我一擼到底,我難道直接起兵造反?”

荀彧信心十足,“所以他們不敢!”

“把你逼反了,那他們才是自己找罪受。”

“你身邊有軍隊,自己又是大漢有數的名將,一旦造反,他們還能像收拾黃巾和幽州叛亂那麼容易?”

“目前涼州的叛亂就夠他們難受了,哪裡還敢輕易逼反你?”

“只不過,他們會利用你對漢室的忠心,拿掉你總督南方軍事的權力,免掉甄子隱和沮公他們的職務。”

劉備皺了皺眉頭,“我如果不接受詔令呢?”

荀彧搖搖頭,“他們正希望你這樣做。”

“這樣,他們就可以公開質疑你對漢室的忠誠。”

劉備也知道,這個時候還沒有諸侯林立。

自己公開反抗朝廷的詔令,就說明心中沒有忠誠。

那劉備又有什麼資格譴責他人沒有忠誠?

劉備忍不住白了荀彧一眼,“文若,那你還讓我一個人去做這件事?”

荀彧可是知道劉備的一切佈置,輕描淡寫地說,“只要軍隊是我們的,他們任命的官員能有什麼作為?”

......

劉備想了一下,“如果他們下達的詔令沒有蓋傳國玉璽呢?”

荀彧和荀爽、荀靖對視了一眼,“主公,你是說......”

劉備把宮亂那天蔡洪波和郭嘉的反應說了一遍。

“也不知道這兩個傢伙怎麼想的,後來史阿在皇宮的一個水井邊,看到一個死去的宮女,從水井裡找到了傳國玉璽。”

“他們本來打算在皇宮穩定下來之後,再把玉璽交給弘農王,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出乎他們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