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張了張嘴,最後還是牽強地說,“劉玄德,至少你這說法沒有確切的出處,只是你自己胡編亂造出來的。”

劉備冷冷一笑,“我所說的話,根據的是《孔子家語》裡所記載的內容。”

“《孔子家語》裡記載,孔聖的學生冉有曾求教於孔聖先王制定法律,規定刑不上大夫。如果大夫犯了罪,就可以不適用刑罰嗎?”

“孔聖作了這樣的解釋對於君子的治理,通常以禮教駕御其內心,從而賦予其廉恥之節操。大夫等貴族,如果有違法犯罪行為,不必直接定其罪名,以避諱不名之恥。如果大夫所犯之罪在五刑範圍之內,不必派司法官吏對其加以捆綁羈押,而令其自己請罪;如屬於重大犯罪,也不必派司法官吏對其施以死刑,而令其跪拜自裁。”

“如果我們能做到即使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也不會因有罪而逃避懲罰,這說明禮儀教導在潛移默化地發揮著作用。”

盧植和馬日磾互相看了一眼,驚訝地問劉備,“玄德,你是從哪裡看到《孔子家語》?它應該是古文經學吧?”

劉備恭敬地回答,“老師,《孔子家語》是屬於古文還是今文我也不敢肯定。”

“不過自從先秦焚書坑儒,很多文獻已經消失,或者隱藏民間。”

“我聽聞到《孔子家語》的殘文,已經把它記錄下來,準備到時候問問文舉先生,是否知道這件事情。”

《孔子家語》是三國後期王肅整理,應該是藏在民間被王肅發現的,這個時候還沒有面世,不存在真偽的爭論。

因為後世留存的《孔子家語》只有十卷,而王肅整理的原本是二十七卷,劉備只能說他從趙季晨他們那裡得到的《孔聖家語》是殘本。

盧植伸出手,“我先看看。”

劉備又讓史阿拿出一疊厚厚的書稿,足足四十四篇文章。

許攸趁著盧植和馬日磾他們認真觀看的時候,悄悄地退了下去,劉備也沒有為難他的意思。

過了半晌,盧植和馬日磾才從書稿中移開目光,“翁叔,這些文章裡,很多孔聖和弟子的對話,都符合聖人所傳下的經義,我看應可確定為真。”

馬日磾點點頭,“‘以高下下,以男下女’這句話中的下字,本就為鄙視、卑賤之意,《論語》中‘惟上智下愚不移’這句話,其‘上’、‘下’兩字,同樣是表示輕重之意,‘禮不下於庶人,刑不上大夫’中的上、下之字,同樣應該如此解釋,才能符合聖人之言。”

盧植,“本該如此!”

......

《孔子家語》的出世,註定會引起一些波瀾。

其中的一些言論,雖然對貴族階層的特權有一些影響,但從道德上又提高了士族的地位,並不是真正引起整個士族的反對。

甚至在很多看重禮儀道德計程車族心中,他們更願意自己成為那個有道德標準的人。

有了盧植、馬日磾的首肯,如果鄭玄、蔡邕和孔融這些大儒也能認可聖人之語的真實性,那一切就會成為公論。

雖然“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解釋,對貴族特權只有一點點改變,但至少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在很長的時間裡,貴族階層都高高凌駕於世人之上,連國家的律法、君主都無法光明正大地處罰他們。

劉備知道,如果他鼓動趙季晨他們抬出“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論調,估計馬上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

在經文上的爭論結束,劉備也在大儒和士子的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這時候又一個聲音響了起來,“玄德在經文學習的態度上,確實值得佩服。”

“不知玄德在詩詞歌賦上,也有沒有更好的見解?”

一個身穿白色士子袍的男子,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對著盧植他們拱手作揖後,才面向劉備施禮,“在下廣陵陳孔璋,想向玄德討教詩詞歌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