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現代智囊團的威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戲志才有點明白了,“你認為社會動盪的根源,在於世家的存在?”
劉備點點頭,“你看看我們這片土地上,世家林立,他們佔有了大部分的土地和絕大多數社會產生的財富。”
“土地本來是百姓生存的根基。”
“失去了土地的百姓,要不然成為世家豪強的佃農,要不然只能流亡天下,或者淪落為賊寇,或者成為其他影響社會安定的因素。”
“我們可以說,仕途官場本來就是士族的名利場,作為貴族,本來就享受整個國家的權力和資源,甚至技術和商業,也是掌握在世家豪強的手中。”
“為什麼還要侵佔百姓賴以生存的土地?”
趙季晨也插話,“實際上,世家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現在一些世家豪族,在上層控制了官員的升遷渠道,讓出身貧寒計程車子從此報國無門。”
“在社會底層,這些世家豪族又肆無忌憚地兼併土地,逼迫得百姓沒有安身的地方。”
“這種壟斷式的世家豪族,才是引起國家上下動盪的原因。”
蔡洪波,“實際上,世家豪族對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享受貴族的待遇沒有人會有非議,他們的子孫因此受益也在情理之中。”
“就像甄家這種鉅商之家,他們憑藉家族的努力,賺取了大量的財富,當然是要讓自己的子孫後代繼承,不可能憑白送人。”
“但是徹底形成壟斷,卻會激起整個社會的矛盾。”
“寒門士子學得滿腹經綸,卻不能因此改變自己的命運,心中會沒有恨意?會不想改變這種不公平?”
“百姓辛苦一整年,卻還是填不飽肚子,甚至連種糧食的機會都被剝奪,會不會對社會不滿?”
古馳看著戲志才,“志才,你自己的學識才能,心中應該有數吧?”
“可是,為什麼你至今都無法舉孝廉,更不要說出仕做官,難道你的心中就沒有一點不滿?”
戲志才的面色依然平靜,“怎麼可能沒有不滿?”
“只不過,每當社會矛盾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出現一次新的變革,將社會的矛盾淡化,或者鎮壓下去,這是一種社會發展的規律,根本無法改變。”
“你們提出的世家壟斷和土地兼併的問題,就是這種社會矛盾,現在已經積累到了不得不爆發的時候。”
“不過,這個問題真的能夠解決?”
“當世家的勢力經過數代經營,再加上舉薦形成的門生故吏,讓整個利益鏈不斷地膨脹,最後成為無法撼動的怪物。”
“社會最重要的財富,同樣只有土地和糧食,世家豪族如果不把目光盯在這上面,那他們又如何獲取自己的利益?”
趙季晨向戲志才拱了拱手,“志才,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同一個根源,那就是世家壟斷的問題。”
“首先是知識傳播的問題。”
“說句實話,我們如果把教化萬民的責任全部推到世家的頭上,也有點不大公平。”
“人家得到的知識傳承,沒有理由讓人家無償貢獻出來。”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從技術發展上入手。”
“現在蔡侯紙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我們如果能繼續改進,讓紙張的生產,形成規模,真正在整個大漢流通,知識的傳播就會更加方便。”
“我的一些師兄弟,也從碑刻中得到啟發。”
“如果我們能夠把一些經文,以固定的文字進行編撰,在把它拓印出來,同樣能讓一篇文章更容易在社會上流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