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番外(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鳳藻宮中, 皇後含笑望著趙洵。
不知不覺間,當年那個小小的孩童便已經長成翩翩少年郎,身姿挺拔, 面容俊朗, 已是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紀了。
趙洵朝著她拱手行禮:“不知母後召兒臣前來, 所為何事?”
皇後示意他落座, 這才柔聲道:“喚你來,是關於你的親事, 想問問你想娶一名怎樣的正妃,畢竟是要共度一生之人, 總也得你自己喜歡方可, 母後能為你做的, 也只有這般多了。”
提到親事,趙洵臉頰微微有些發熱,忙道:“一切但憑父皇母後作主便是!”
“如今是在問你的意思,難不成你竟沒有想過將來要娶一名怎樣的正妃麼?”皇後有些無奈地道。
趙洵紅著臉搖了搖頭。
皇後啞然失笑, 隨即又道:“那也不要緊,終究也不急, 你且回去仔細想想, 想清楚了再來告訴母後也不晚。”
“是, 兒臣知道了。”
本朝皇子成年娶妻後便會建府搬離皇宮, 如今皇長子雖然未曾娶親, 但是工部已經在準備為他建造府邸之事了, 待到他大婚便可以直接進住新府邸。
皇後又過問了他的衣食住行, 照例地叮囑了他幾句,見他臉上還帶著幾分倦意,明顯又是昨夜用功到太晚之故,一時有些心疼,忙讓他回去稍作歇息養養精神。
趙洵知道她乃是一番好意,自然不會推辭,遂起身告退。
出了鳳藻宮正殿門,迎面便見到打扮得雍容華貴的寧德妃帶著貼身宮女嫋嫋而來。
“德母妃。”
“原來是大殿下,聽說陛下與皇後娘娘正在替殿下選妃,本宮在此便提前恭喜大殿下了。”寧德妃扶了扶發髻上的金鳳冠,含笑道。
“多謝德母妃。”趙洵的語氣恭敬而疏離。
寧德妃也不在意,意味深長地又道:“聽聞謝大人府裡有位三姑娘,年紀與大殿下相仿,謝府又是崔嬪的孃家,若能親上加親,崔嬪心裡一高興,說不定那病便痊癒了。”
這幾年崔嬪仍是對外宣稱抱病,只是宮裡的人都清楚,這是自當年還在太子府時的那道禁足令,至今未曾得解。不過因為皇長子之故,也沒有人敢對她不敬。
畢竟一個已經徹底遭了陛下厭棄之人,哪怕她生有皇長子,也依然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威脅。
寧德妃說完,又深深地瞅了他一眼,這才甩著帕子進了正殿向皇後請安。
趙洵皺了皺眉,為著她臨走前扔下的這番話。
不曾想他剛回到自己宮裡,便有崔嬪宮裡的小宮女前來請,只道崔嬪娘娘要見他。
若是以往,他二話不說便去了,可如今,不知為何便想到了寧德妃那句話,略有些遲疑,只最終還是去了。
禦書房內,啟元帝趙贇把手中摺子扔到一邊,眸光銳利地盯著下首的程紹禟:“你是說這幾年你給朕提的那些建議,全部是出自那晏離之手?”
“是,當年晏離先生被流放前,曾將他畢生所學詳細記載在一本小冊子上,並將此冊子交給了臣,臣觀冊子上有許多見解均是一針見血,高瞻遠矚,不少法子亦是具有相當的可操作性,故而便鬥膽依此向陛下進言。”
趙贇有一下沒一下地輕敲著禦案,好一會兒才冷笑道:“晏離那廝,最是陰險狡猾不過,朕當年便在他手上栽過跟鬥,受盡了屈辱,朕能網開一面,饒了他一條性命,已是格外開恩,如今你難不成還想讓朕啟用他?”
“晏先生之才華,世間罕有,若能得到他扶持,於陛下、於朝廷、於百姓都是百利而無一害。況且,陛下能啟用庶人趙奕舊屬,也是向天下人展示了陛下的寬宏大量,任人為賢。”程紹禟不答反道。
趙贇又是一聲冷笑:“不過才幾年的功夫,鎮國公倒是愈發伶牙俐齒了。”
“臣不過是據實而言,當不得陛下此話。”
數年前趙贇為恢複生産所頒發的一系列政令,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幾年下來,已經到了瓶頸之期,再難有突破,程紹禟思前想後,覺得不若將晏離請回來為朝廷盡力,說不定會有些驚喜。
趙贇冷哼一聲,道:“此事朕自有主意,你不必再多言。”
程紹禟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自然不敢再多說,恭聲應下,正要告退,便又聽趙贇問。
“朕聽聞那曹氏有意改嫁,可有此事?”
程紹禟微徵,回答道:“臣也聽聞此事,只是不知真假。”
略遲疑一會兒又道:“寡婦再嫁本為常理,曹氏雖曾貴為王妃,可如今卻只是一名尋常的喪夫婦人,再嫁並無不可。”
趙贇似笑非笑地望著他:“如此謹慎,你是怕朕會阻止?”
“臣並無此意!”程紹禟忙道。
“曹氏意欲改嫁,已有禦史臺的老匹夫就此事上了摺子,認為其到底曾為王妃,縱然如今只為庶人,可再嫁……一來仍是相當於給皇室蒙羞;二來,趙奕有子嗣留下,她乃趙奕正妻,理應一心一意撫育夫君血脈,盡人.妻、人母之責。”
“荒唐!本朝何曾有過規定,夫家有子的婦人不能改嫁!禦史大人此番言論,不過還是因為曹氏曾經的王妃身份!”程紹禟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