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三日後,大軍拔營,程紹禟一身戎裝,騎著戰馬領著眾將士出城,城門上懸掛著的數十個人頭,長發覆面,見證著這座城池剛剛經受的一場劫難。
城外十裡,路的兩旁站著不少拖兒帶女,衣衫破爛的百姓,待大軍越來越近後,不約而同無聲地緩緩跪下。
程紹禟察覺這一幕,喉嚨一堵,雙唇微動,想要說些什麼話,卻發覺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大道上,只有馬匹的‘噠噠’聲、兵士整齊劃一的腳步聲,伴著飛揚的塵土漸漸遠去,也掩住了劫後餘生卻又大仇得報的不少百姓含淚的雙眸。
這一年,朝廷大軍在統帥程紹禟的帶領下,勢如破竹,先後平定湖州、平州之亂,直取雍州,而大軍所到之處,血流成河,程紹禟不論亂匪降或不降,該殺的絕不手軟,待到次年開春之時,隨著雍州八縣中的六名知縣人頭落地,朝廷大軍再平定一城。
自此,大軍統帥程紹禟亦得了一個‘煞神’的名號,關於他的種種殺人如麻事跡在民間迅速流傳開來。
啟元二年,皇後誕下嫡子,又逢雍州平定的捷報傳回,啟元帝趙贇龍顏大悅,不及嫡子百日便賜下名‘瑞’,是為祥瑞,足以看出他對嫡子之看重。
皇後拿著他禦筆親書的‘趙瑞’二字,遲疑良久,方道:“他到底還小,陛下如此盛寵,只怕他年紀小受不住這天大的福氣。”
趙贇冷笑:“朕之嫡子,亦為天之驕子,又有什麼福氣是他受不起的?至於那些魑魅罔兩,若敢犯我兒,必教他們有來無回,徹底毀滅於天地之間!”
聽他這般說,皇後又是感動又是嘆息,到底不再多言,只默默地在心中向八方諸神禱告,祈求八方神明護佑他們父子。
啟元帝加開恩科,錯過了上一科的各地舉子齊齊湧集京城,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春闈。
淩玉挺著即將臨盆的大肚子,含笑聽著周氏眉飛色舞地說著新得的孫兒種種趣事,聽到楊素問新任娘親的手忙腳亂,她便不禁直想笑。
真是沒有想到當初那個乍乍呼呼的直率傻丫頭,如今也為人妻,為人母了。
“媳婦誕下了長孫,此刻我便是雙眼一閉,兩腿一伸,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說到最後,周氏長長地嘆息一聲道。
沒能為淩家生下傳承香燈的兒子,一直是她最大的遺憾,盡管相公從來不曾因為此事而怪過她半句,待她更是一如既往,可她卻始終覺得過意不去。
如今她總算是徹底放下了心頭大石,他日九泉之下也能坦然面對淩家的列祖列宗了。
淩玉聽罷蹙眉:“娘你胡說些什麼,好好的怎說這些,若是讓爹聽到了,只怕又有一番囉嗦。”
周氏拍了拍嘴巴:“是是是,是娘不好,大好日子說這些。”
盡管周氏從來不曾說過,但淩玉多少也是知道她的心事的,曾經她一直氣不過老爹性情專橫,把家中諸事都壓在娘親的身上,可如今年紀漸長,她的看法也漸漸有了改變。
她的老爹,縱是滿身的毛病,只對子嗣的不執著,並一力承擔起無後的罪名這一條,便遠勝世間上許多偉岸大丈夫。
“若你姐夫此番能高中,你姐便也算是熬出來了。”想到如今暫住在家中的大女婿梁淮升,周氏又忍不住一臉期待地道。
淩玉笑了笑,敷衍地回答:“是啊,到時再尋份好差事,姐姐便正式成了官夫人……哎呦!”
“怎麼了怎麼了?”見她話音突變,周氏唬了一跳,忙問。
淩玉勉強地朝她露出一個笑容:“娘,我大概是要發動了……”
小石頭與趙洵、誠哥兒、昌哥兒幾個孩子圍著搖籃,看著裡面那小小的襁褓,吱吱喳喳地說開了。
“為什麼他的臉蛋不紅了?”
“為什麼他總在睡覺?都不會餓的麼?”
“他這樣包著手腳,會不會不舒服?”
……
皇後含笑地聽著他們的童言童語,瞥了一眼明明板著一張臉,可一雙眼睛卻顯得異常明亮的趙贇。
她怎麼也沒有想到,陛下居然會有此閑心,帶著這幫小孩子過來看出世沒多久的兒子。
下一刻,她便見他得意地揚了揚嘴角,隨即攏嘴佯咳一聲,威嚴地道:“好了,你們也該回去繼續念書了,不要再圍著朕的兒子吱吱喳喳個沒完沒了,吵到他睡覺,朕必不會輕饒了你們!”
話音剛落,孩子們立即噤聲,齊唰唰地一字排開:“謹遵陛下之命!”
見他們如此聽話,趙贇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便見他們規規矩矩地魚貫而出,待出了門,一窩蜂似的往外便跑。
“今日輪到我掄雙錘了,你們不能跟我搶!”
“誰跟你搶,你那小身板,能掄得起雙錘麼?”
“不要瞧不起人,小石頭都能掄,憑什麼我就不能!”
“就憑他能壓著你揍!”
“哈哈哈,說得對說得對!”
“那是以前,以前以前以前!”是誠哥兒氣急敗壞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