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1/4頁)
章節報錯
不管太子是如何想的, 只是程紹禟卻覺得,民間百姓的支援也是不可忽視的。
畢竟,君為舟, 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往今來多少朝代覆滅,均是國君無視百姓死活之故。
三人思前想後, 又與太子的幾名謀士仔細商議過, 再請示了太子, 決定對那些打著太子府旗號作威作福之人當眾嚴肅處置,也是向百姓們表明太子的仁義。
趙贇聽罷他們的意思後冷笑:“這幾個賤民膽敢在外頭胡亂攀扯孤, 孤又豈會輕易放過他們,既有十足證據,便殺雞儆猴, 也好教那幕後之人知道,孤可不是任他們拿捏的軟柿子!”
說到“殺雞儆猴”四字時,他的臉上布滿了肅殺之氣,按程紹禟對他有限的瞭解,他這是已經動了殺機。
他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勸道:“殿下息怒,這些人雖說犯下了大錯,理應嚴懲, 只罪不致死。況且, 既當眾處置, 若量刑過重,恐適得其反。”
當眾處置本就是向天下百姓表示,太子府是絕對不會與民爭利,更加不會容許任何人欺壓百姓。
可若是處置得過重,縱然也可以洗清這段時間民間出現的種種於太子府不利之嫌,但卻又容易讓人覺得太子過於暴戾。
所以,這個處置的度卻是要把握好,過輕過重都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不必多言,他們既然敢做,便要想到會有什麼後果,孤此番若輕饒了他們,倒顯得孤心慈手軟了!”趙贇冷漠地道。
“殿下三思,這些人多是尋常百姓人家,只因一時貪念才會導致這般行事。況且,若無有心人誤導他們,他們縱是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打著太子府的名義在外頭行事。”
這多是那‘一人得道,雞犬昇天’的思想在作祟,只覺得自家親戚在太子府裡有頭有臉,連帶著自己也是高人一等,這人一旦飄飄然起來,仗勢欺人也不是什麼好奇怪的了。
褚良與那幾位謀士彼此對望一眼,隨即也加入了勸說行列。
趙贇雙眉不知不覺地擰得老緊,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身邊這些人也學得嘰嘰歪歪個沒完沒了了?
看著下首你一言我一語的幾人,尤其是那幾位謀士,引經據典,將古往今來關於為君者的種種聖言都拎出來唸了一通,他不自禁地覺得頭有點兒大,臉色也愈發難看。
“夠了,你們想怎樣便怎樣吧!”最後,他煩躁地一揮手,喝道。
眾人異口同聲:“殿下聖明!”
“出去吧,孤瞧著你們便頭疼!”趙贇不勝煩擾地下了逐客令。
眾人哪還敢多言,二話不說便告退離開。
“追隨殿下多年,我還是頭一回這般大膽地與殿下據理力爭啊!”一直走出好一段距離後,謀士龐信滿是唏噓地道。
太子雖然也任由他們這些謀士各抒己見,但他一旦作了決定,基本上是不容許旁人再有哪怕半分異議的,似今日這般情形著實是自進府後頭一回。
程紹禟不解,身為下屬,覺得主子決定有失而據理直言難道不是應當之事麼?太子殿下雖然性情冷傲,但亦非那等一意孤行之人。
褚良似是看出他的疑惑,搖搖頭,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言不發地離開了。
汪崇嘯緊隨其後,同樣在他肩上拍了拍,這才揹著手走了。
程紹禟摸了摸先後被這兩人拍過的肩膀,臉上更是疑惑。
卻說小石頭被一位嬤嬤抱著到了謝側妃處,謝側妃早就得到了訊息,太子殿下指了名孩子來陪伴她的兒子,那孩子不是哪個,正是府裡侍衛統領程紹禟那小名小石頭的兒子,據聞年紀只比她的兒子趙洵大上幾個月。
她想了想,覺得太子殿下終是將她們母子放在心上的,否則也不會把他得力下屬的兒子指了來,一時心中頗為得意。
那太子妃為了拉攏此人,連指派教養嬤嬤教導臣下之妻這樣的事都做出來了,為的是什麼?還不是想要拉攏那程紹禟,以便多知道些太子殿下身邊之事麼?
待僕婦帶著小石頭進來後,她仔仔細細地盯著小家夥打量了老半天,見他長得虎頭虎腦,瞧著比她的兒子趙洵要壯實得多,身上也是幹幹淨淨的,十個指甲也被剪得整整齊齊,總算是滿意了。
“是個整齊孩子。只是這規矩還是要再學學,免得日後把大公子都帶壞了。”
隨即,她又吩咐奶嬤嬤把趙洵抱了過來。
趙洵進屋來便發現屋裡多了一位與他這般大的孩子,好奇得直往小石頭身上望,小石頭也是頭一回見到打扮得這般好看的孩子,尤其是對方身上的衣裳,在陽光的映照後,還會發出一陣好看的光。
他看得有些呆了,隨即‘噔噔噔’地跑過去,拉起趙洵的手脆聲道:“我叫小石頭,你叫什麼名字?”
“大膽!”
“放肆!”
話音剛落便被周遭的人喝止住,有侍女更是連忙上前把他拉離趙洵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