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矩,明日便是新娘子三朝回門的日子,可楊素問孃家已經沒有什麼親人了,一直視為‘孃家人’般親近的也就一個淩玉,況且她在出嫁前也多是住在淩玉處,故而淩大春一合計,幹脆回門這日便到定遠將軍府來。

淩玉對此自是無限歡迎,畢竟她也關心那對新婚夫婦婚後的日子。

此刻,她正準備著明日給淩大春夫婦的賀禮,在庫房裡翻了許久,才終於選中了合心意的禮物。待忙完一切後,她便拿給針線替小石頭做新衣。

陳嬤嬤坐在她的身邊,幫她整理著繡線。

“有幾句話,我卻是不知當講不當講。”片刻之後,陳嬤嬤忽地低聲道。

淩玉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含笑望向她:“嬤嬤有話旦說無妨。”

“今日夫人教導小公子的那番話,我都聽見了。夫人行事處處謹慎,不因為受了貴人青睞而沾沾自喜,以致迷失了本心,這樣很好。只是,我卻覺得,在小公子與殿下相處之事上,夫人卻有些矯枉過正了。”

“嬤嬤此話怎講?”淩玉好奇地問。

“太子殿下一降生便比別的皇子來得更尊貴些,元後唯一的嫡子,更是陛下的嫡長子,此等身份,便是陛下待他也與別的皇子不同。”

“闔宮裡頭,哪個不小心翼翼地侍候著?他性子冷,除了陛下與先皇後,與誰都不親近,更因天生一股凜然氣勢,加上無比尊貴的出身,也沒有人敢主動靠近他。”

“我眼瞅著,殿下由小小的一個粉團子,長至如今獨力掌著朝中大事,也就小公子一人如此膽大包天接近他。”

“我琢磨著,許是殿下也是覺得新鮮有趣,加之小公子又是那等活潑伶俐的性子,最是討人喜歡不過,這一大一小便自然走得近了些。若夫人橫加制止,小公子與殿下因此疏遠了,反倒不美。”

“誠然正如夫人所說的那般,這規矩還是要講的,不能因為殿下的另眼相看而沾沾自喜,以致於失了分寸。故而這當中的度,卻是要好生把握才是。”

淩玉沉思著,翻來覆去地想著她此番話,也是知道她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確是一心一意替自己著想,故而便感激道:“嬤嬤言之有理,此事我還需再斟酌斟酌。”

陳嬤嬤也沒有想過她全部聽自己的,在這府裡這些日子,她也算瞧出來了,這程夫人年紀雖輕,可主意卻是大得很,旁人的意見她會接受,但卻不見得全然照做,必是經過好一番斟酌才有所決定。

這樣的主子很好,能聽進別人的意見,卻又能有主見,不會輕易被人牽著鼻子走。

待夜裡淩玉親自替兒子換上幹淨的衣裳,看著洗得香噴噴的小家夥高興地在她的床上打滾,笑呵呵地表示今晚要與娘一起睡。

她笑著答應了,樂得小石頭又接連打了好幾個滾,把屋裡的兩名侍女茯苓和青黛逗得掩嘴直笑。

母子二人躺在床上時,淩玉沒有如同往常那般給他講故事,而是問他:“小石頭喜歡殿下麼?”

“喜歡呀!”小石頭把玩著娘親的袖子,相當順溜地回答。

“殿下待小石頭好麼?”淩玉又問。

“唔……”小石頭苦惱地皺起了小眉頭,好一會兒才相當勉強地道,“一般般好吧!”

“什麼叫一般般好?”淩玉不明白小家夥的想法。

“就是,就是沒有爹爹和娘好!”小家夥撒嬌地摟著她的脖頸,像是小奶狗一般直往她身上蹭。

淩玉被他蹭得只想笑,但心裡卻有了決定。

尊卑禮節無論何時都不能丟,該要的規矩還是要遵守的,除此之外,對兒子與趙贇的相處,她也不會過多幹涉便是。

畢竟,若是小石頭能一直得那人的看重,於他而言也是利大於弊的,她沒有理由要阻止。

楊素問三朝回門這日,淩玉起了個大早,看著府裡下人有條不紊地準備著迎接新婚夫婦的一切,她便耐心地陪著王氏用了早膳,看著小石頭吃飯後一溜煙便又去瞧他的小馬,叮囑著跟在他屁股後頭的程紹安好生看著他。

“我瞧著紹安自到了京城後,整個人也開朗了不少,我這心裡才是稍稍輕鬆了幾分。”遠遠地傳回來了程紹安的應喏聲,王氏感嘆地道。

“人總是要往前看的,幾年的時間,足夠讓人慢慢地淡忘不好的記憶,娘您也別擔心太多,待再過些日子紹禟回來,咱們再請人給紹安介紹個好姑娘,娶了新媳婦,他自然便更能一心一意把日子過好了。”淩玉安慰道。

“你說得對,都過去這般久了,趁著他還年輕,總得趕緊再娶一房才是。”王氏眼睛一亮,只覺得這主意甚好。

有了新人,誰還會記得舊人?

“卻是不知金家表姑如今怎樣了?”淩玉不知不覺地想起了金巧蓉的養母孫氏。

“難不成你沒有收到我去年託人給你送的信?”王氏詫異地問。

“信?什麼信?我從來不曾收過你們寄來的信。”淩玉更是意外極了。

“那想是在路上丟了,也不是什麼要緊的,只是怕你們擔心,說了些家裡的事。你金家表姑前年得了病,熬了快一年時間,去年三月便沒了。也是個可憐人!”王氏嘆了口氣。

淩玉整個人呆住了,再一想,上輩子孫氏也是差不多這個時候去世的,沒想到這輩子依然如此,一時有些唏噓。

不知道太子府裡的金巧蓉得知養母的死訊後,會有什麼樣的表情。

或者應該問,她還記得那個含辛茹苦地把她養大的養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