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權貴大臣和京城百姓都於第一時間收到這一訊息,內心實在是令人震驚。
哎呀娘內,皇上可真是個痴情種子。聽說,未來皇後娘娘還是前朝蕭相嫡女,定國公府外孫女,身份非同一般。
二人婚事,還是前朝皇上所賜。怪不得今上對前朝皇室一直很是尊重,除了忠心耿耿,還有感謝媒人這一層關系在裡邊吧。
說來,前朝叛亂眾多,但唯有皇上和明家是忠心一片。
世人就是這樣態度,前朝皇上再昏再不好,但只要不是親自受過苦,便站著說話不腰疼,對推翻前朝之人給予不忠嘲諷。
唯有那受苦受難之人,才真心感激推翻前朝之人。
淩澈深知這些百姓愚昧自私,便把面子事情做到極致。反正,他說什麼便是什麼,誰還真關心前朝皇室過得如何。
百姓愚昧,權貴和官員卻深知今上手段。是以,好些不知底細之人,都對淩澈前去西北報以陰謀論。
蕭家嫡女再好,也不過一個美人罷了,看多了照樣不再新鮮。
今上如此大張旗鼓前去迎接,哪裡是看美人面子,不過是想著迷惑明家,伺機徹底奪去兵權罷了。
東海一路上看自家大哥火急火燎且滿面含春的往西北跑,多少有些擔憂。
“大哥,明三爺會不會直接將您扣住?”東海是個實在人,很擔心大哥有去無返。
淩澈也是佩服自家老弟,一點政治常識都沒有。又不是亂世梟雄,有幾個人能隨意扣押皇上。
何況,明家若是想坐皇位,比他希望可能還大一些。當初明家不想幹這造反之事,如今更不可能這樣。
淩澈趕赴西北之事,明家第一時間得知,整個都懵了。
李氏召集三舅舅、大舅母、大郎、二郎,五人為這事商議一番。二舅舅被李氏視為混吃混喝二愣子,至於二舅母,雖然人還不錯,這兩年也逐漸開朗,但大事上並不能指望。
李氏讓三舅舅將情況簡單介紹一番,才開口道:“當真沒想到皇上能親自前來,如今,咱們倒有些被動。”
作為外祖母,她自然不想明珠婚前和淩二郎混在一起,女兒家越嬌貴越好。她也是怕淩二郎一時犯渾,騙了明珠可如何是好。
如今雖民風比較開放,但婚前有了首尾,終究不是什麼光彩之事。李氏不得不防著這一點,她對明珠信任,但不信二十多歲的老光棍。
可如今,淩澈拋下政務,大張旗鼓親自迎娶明珠,當真是給足了明珠臉面,可也有那多事的,說不定就給明珠安一個妖後名頭。
大舅母趙氏倒是想得開,“娘,您也不用多想,順其自然就是。咱們明珠嬌貴,總比讓人輕賤好吧。再說了,只要有皇上撐腰,誰敢多嘴。且有咱們明家支援,誰敢當面挑事?”
李氏嘆氣,“若不牽扯到咱們家反倒好的,就怕有人說明家驕矜自傲,不將皇上放在眼裡。甚至,說成是咱們逼迫皇上親迎明珠。”
一時靜寂無聲。大家也都知道,明家如今形勢看似一片大好,其實一步不慎便是深淵。
當年大昌朝,他們是開國功勳,老牌世家,且隨著皇室衰弱,更需要明家鎮守西北。
但如今大盛朝開國,他們貌似也是功勳,但內裡情形卻實在曖昧。且淩澈乃是造反上位,當對權勢看得極重,也對兵權看得極緊。
明家這二十萬兵力,還有對西北的掌控能力,都勢必會讓今上大有顧忌。
三舅舅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管他天下人如何說,咱們堅守西北,看他能奈我何。等他來,若真是沖著兵權才重視明珠,咱們還不讓嫁了。西北好兒郎這樣多,比他強的多了。至少,要是誰敢納小妾弄外室,咱們搞死他。”
李氏瞪他一眼,“好好說話,亂開什麼炮。我一個快入土之人,自然是不怕他奪兵權,只是凡是需為你們考慮,不能莽撞。明珠是外孫女,我自然會處處為她著想。但大郎二郎三郎,還有靜兒,也都是我孫子孫女,難不成就會置你們於不顧?咱們今兒來,就是要為了商量個好對策,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撕破臉去。”
大舅母表態,“娘,咱們明家自來就沒有賣女求榮的例子。若是大郎二郎有能耐,誰也奪不走該屬於他們的。若是不行,硬守著也是受罪。您不用為這倆小子考慮,怎麼也餓不死他們。”她無法為三郎、靜兒決定未來,但卻可以做自己兒子的主。
李氏點頭,“三郎還小,尚看不出。大郎沉穩,二郎雖還有些跳脫,但戰場上表現已很是不俗。咱們明家,定是後繼有人。”說來,孫子輩中雖無人像老三這樣厲害之人,但也還是能勉強撐起明家。
二郎見祖母和三叔想的很是長遠,且將淩澈想的過於陰謀,忍不住咳嗽幾聲,“祖母,娘,三叔,雖不敢說淩二郎為人如何,但對明珠妹妹,當是真心。”
雖然他很不想承認這點,但淩二郎待明珠妹妹,但凡沒有眼瞎,都能看出十分喜愛。若不然,他哪裡會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