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的習慣,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她太過於努力,再加上強大的記憶力,所以,不知不覺之間,她的英語水平已經潛移默化,由量變達到了質變。

如果說,在上次比賽中,根據評委們的評分標準,路寬的英語口語,比李小梅稍稍低了那麼05分,險勝。那麼現在,路寬簡直沒辦法保守預測,自己和李小梅之間的距離,到底又拉開了多遠?

他也要努力才行啊!壓力山大有沒有?

年輕人都是不服輸的,尤其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路寬已經收起來,剛才那種鬆鬆垮垮的舉止,坐直了身子,開始認真的,一字一句,跟李小梅交流起來。當然了,用的全是英語。

英語,在李母的印象裡,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鳥語”。

原本,李小梅只要是在家空閑的時候,總是站在客廳裡,觀摩學習錄影上的對白和動作,做母親的就覺得特別的高大上,一點兒都不敢打擾。

現在,家裡又多了一個,能說“鳥語”的人。

“開……開飯……”,李母這會兒手足無措的,感覺自己特別多餘,特別的沒能耐。

在聽不懂的人面前說“鳥語”,很打擊人的自尊心好吧?

路寬一下子沒轉換過來,竟然敢用英語作答“ok!”

“ok!”沒料想得到,李母喜出望外,還能隨之用英語回複。

沒吃過豬肉,到底也是見過豬跑的。李小梅經常站在客廳裡嘰裡咕嚕說鳥語,“ok”這個發音,是李母所熟悉的,意思也大略能懂,只是原來沒自己親口說過罷了。

路寬的聰明才智馬上又都回來了。他站起來,跟著往廚房走,幫著端菜,嘴裡還沒忘記溜須拍馬“阿姨,你可太厲害了!做菜做的這麼香,做針線活做得這麼可體,還能學會說英語……”

李母自然是要謙虛兩句的“我哪會什麼英語呀?我就是聽著你們說,自己跟著隨便說說。”

“隨便說說?哎呦,阿姨,您可真是太謙虛了,您剛才說的這個‘ok’,發音特別標準,聽起來,就跟一個學了好幾年英語的大學生一樣。阿姨,您是念過大學的吧?”

李小梅從臉到脖子全紅透了。她其實這段時間對母親的方針策略也是溜須拍馬,但真是自愧不如,深覺自己遠遠趕不上路寬的溜拍能力。

難道說,自己還是太有下限,太放不開了?

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母親此刻肯定心裡都樂開了花。

“哎呀,阿姨還真不像你們這麼有出息,念過書,還上了大學,成大學生了。阿姨沒文化,打小不認得幾個字兒。”

“天啊!”不管驚訝的表情,完全不像是偽裝,他很真誠的說下去,“阿姨,你就不要哄我了。一開始我從電話裡跟您說話,就猜測你肯定是個非常有文化的,特別講道理的長輩。今天這一過來,看您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怎麼可能是沒上過學沒文化的人呢?叫我看,我們大學裡的教授,都不如您的氣度好。”

“哈哈你這孩子說的……哈哈……”,李母就只剩下開懷大笑了。

自愧不如的李小梅,只能在背後給路寬豎大拇指。她臉紅的厲害,可不是因為替母親羞愧的,她是真心在替路寬難堪,覺得能把話說到這個程度,實在太不容易了。

偏偏母親還就喜歡這一套,聽她今天的大笑頻率,比之在小縣城裡面,一年的笑聲都要多。

這頓飯吃的不但是和諧,還非常開心,非常輕松。

反正對李小梅來說,是感受到了輕松的。身心勞累的,大概只有路寬一個人。

李小梅只負責吃,和聽,和看。

路寬禮貌又周到,人家不是空手來的,還沒送什麼貴重禮物。一塊絲綢的布料,可以直接卷邊做成絲巾,也可以裁剪成一件合體的襯衣,那顏色適合中老年人,很得李母的喜歡。

還送了一盒點心,路寬說不知道李母偏愛什麼口味的,所以,各式口味都裝了一點兒,漂漂亮亮的碼放在紙盒子裡,又好看,又不顯得特別貴重和刻意。

“你是個能過日子的好孩子,又懂事兒,又不亂花錢,阿姨最喜歡了。下次週末,你不許再帶東西了,就空著手來,也陪阿姨說說話……”

李小梅在廚房拾掇碗筷的功夫,路寬竟然要告辭了,聽李母絮絮叨叨的囑咐,就跟這是已經多麼相熟,和特別親密的晚輩似的。

“路寬,謝謝你今天來陪我們共度週末,也歡迎你下次再來。”李小梅也跟著往外相送,最後又利用了一把練習英語口語的機會。

“應該是我謝謝你們母女兩個的盛情款待,讓我又感受到了家的滋味,我們下週見。”

路寬手裡還拿著跟李小梅借用的兩盤錄影帶,算是小有收獲。看他的笑容,是真心實意的。或許,能在遠離家鄉的時候,有這樣一對母女肯招待他共進晚餐,真的令他很開心吧?

送走了路寬,母女兩個回到家裡,李小梅沒忍住心中的疑惑,問道“媽,你怎麼就想到了請路寬到家裡吃飯的?我跟路寬並不熟,就在比賽的時候見過一面,後來託他幫我打聽了點兒事兒。”

李母的回答,特別簡單,特別出乎人的預料。

“這孩子,在電話裡說話的音兒,跟你哥一樣。”

……

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理由嗎?上了年紀的人的世界,年輕人真心不懂。

路寬就這麼登堂入室,走進了母女兩人的世界,原因就是這麼奇葩。

偏偏李小梅就沒有聽出來,路寬哪兒有腔調、音色,跟哥哥李國慶有相似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