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回家帶點禮物是必須的 (56)(第2/5頁)
章節報錯
這次寫的東西,完全是她自己心靈的呼聲,靈魂深處的傾訴,所以,跟高中時期偶爾發表的一篇文章的感受截然不同。
“謝謝老師們,謝謝張教授,我會更加努力的!”
這也是她的心裡話。
“明天那場比賽,全力以赴!老師看好你哦!”
“李小梅,努力,我們為你加油!”
“小梅同學,我還是建議你考慮考慮,要不要轉系……”
……
送走了熱熱鬧鬧,互相調侃抬槓的老師們,李小梅轉身開始飛跑。省大校園裡,還是那樣人來人往歡聲笑語,年輕的莘莘學子,個個青春洋溢。李小梅也是其中的一員。
從頭到腳,每一個細胞都在叫囂著歡樂,彷彿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把這歡樂給疏散開來。
“小梅,你不會還沒吃飯吧?餐廳應該都要關門了……”,隔壁寢室的室友,看到這個奔跑著的女孩兒,及時詢問了一句。
小梅跑得氣喘籲籲,聲音也是斷斷續續的“我,回家吃飯,我媽來了!”
多麼幸福的小姑娘啊,有媽媽專門到省城來陪伴……
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是一個完整的家。
即便這個媽媽,本身有好多的毛病,重男輕女,嘮叨,瑣碎,執拗……
昨天準備的菜比較多,今天用不著再買。小梅飛跑進家,拿了鑰匙開門,鼻端傳來一陣飯菜的香氣。
“媽——”,叫出這個稱呼,感覺自己又像是回到了上高中的時候,放了學,進家門,發出的第一個音調,就是這個字。
李母在廚房,一本正經的紮著小梅的圍裙,在炒最後一個菜。
她探出半個頭來,答應著“是小梅回來啦?今天幸虧你大蘭阿姨,帶著我玩兒了一上午,回來又手把手教我怎麼用你們這個煤氣灶……”
所以說呢,這人呀,就離不開同齡的朋友。有同齡的朋友教給她新的知識,她接受的就特別容易,從心理上不抵觸。
小梅早就跑出一身汗來了,這會兒也顧不得去洗把臉,興致勃勃的站到了廚房門口,開始一連串給母親講述“媽,我今天過得可好了!張教授叫了好幾個老師,給我輔導了一早上,然後,還有一個特別好的訊息。我在省報的幾篇文章,都將會陸續發表。稿費肯定也有不少,你想吃什麼?想買什麼?我用稿費給你買!”
“瞧我老閨女能耐的!”李母揮著鍋鏟,笑逐顏開。
離開了縣城的老家,也離開了家裡那些分不清對錯的糾紛,老太太只需要安心享受有閨女陪伴的日子,享受閨女給自己帶來的榮譽。
李小梅早就口幹舌燥,卻更擅長溜須拍馬了“媽,這主要是您的遺傳基因強大。您聰明,我們三個才聰明啊!你有能耐,我們三個才能有能耐的,這都是您的功勞!”
“你說的……也對!”李母越發的找到自信了,“你爸那性子就是個悶葫蘆,雖說也不傻,跟我比,到底還差點兒。你姊妹幾個,都隨的我……”
於是,午飯的氣氛就特別融洽,特別和諧。
李小梅講自己發表文章的開心感受,李母就講這一上午跟著大蘭阿姨去了哪裡,長了什麼見識,看到聽說了什麼好玩的事情。
“嘿,我們還真是去人民公園了,幸虧大蘭姐帶著我,要不,我非得走丟了不可。人民公園裡還真是有不少好玩兒的,我們也見有扭東北大秧歌兒的了,嘿嘿,我看著呀,有好幾個人扭的,還不如我扭的好看呢……”
李母說著說著,一手拿著筷子站了起來,當場就給李小梅表演了一段兒東北大秧歌,嘴裡還哼著“解放軍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軍的人民好喜歡……”。
她的眉眼之間,都是飛揚的笑意。讓李小梅看著,也覺得格外歡喜。
“嗯嗯,媽,我覺得你扭的特別正宗,特別好看,您今天上午沒現場扭一段兒?讓他們都開開眼?讓省城人民也見識見識,我們來自小縣城的老百姓的美妙風采!”
李母笑得彎下了腰去,手裡的筷子也飛了。
“淨拿你媽開涮!你媽這點兒本事啊,在自個兒家裡扭扭,也沒人笑話,哪好意思到人家人民公園裡去亮相?能叫人家省城人把大牙笑掉了……”
小梅卻是興致盎然,跟母親重新取了筷子,繼續忽悠“省城人又怎麼啦?不同樣是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嗎?我可看不出來,我媽比省城的哪個老太太醜了笨了,在我眼裡呀,我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漂亮的媽媽,最能幹的媽媽,扭秧歌怕什麼呢?下次,您就放心大膽的去亮亮相,我敢保證,肯定把省城的老頭老太太們的眼睛給看直了!”
小梅暗暗的下了決定,要再到對門老阿姨那裡下下功夫,讓她們兩個老太太,都在人民公園的秧歌隊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過,她這份心思,很快就用不上了。
剛吃飽飯,還刷著鍋碗兒呢,就聽見家裡傳來敲門聲,對門老阿姨抖著一塊布料進來,特別有興致的跟李母商量“春香,你看看,我這塊兒布料,做扭秧歌的服裝怎麼樣?我今兒上午,沒好意思在人民公園跟著扭,還不就是覺著穿的這衣服不合適,要我也穿上那樣專門定做的衣裳,那扭起來,他們誰都比不上!”
聽她們說到了衣服,李小梅必須表態,表示支援啊!
“大蘭阿姨,什麼款式的衣服?您跟我說說。我會做呀,用不著送出去叫別人加工。正好,我給您和我媽一人做一身,要是穿著合適啊,咱接著做,保管要比人民公園的那些老太太們更好看,更精神!”
兩個老太太,立刻互相補充著,給李小梅講解了一番。其實,就是傳統的,有民族風味兒的,加了滾邊兒的寬松褲褂,顏色非紅即綠,腰裡再系一根寬寬的大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