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回家帶點禮物是必須的 (39)(第1/5頁)
章節報錯
,一次都沒有。
李小梅也確實非常忙碌。除了自己在省大的專業課之外,還要利用課餘時間結合藝術學院那邊的服裝設計專業課程安排,過去做旁聽生,像模似樣的抱著畫板,勾勾畫畫。
用室友楊寧的話來說就是“李小梅的這個中文專業,反倒像個兼職;旁聽生的活兒,倒是做成了專業的。”
確實是如此,李小梅只能保證自己在省大正常上課。其餘時間,省大的校園裡基本上就見不到李小梅的影子,吃住也都在外面,更別說要不要參加省大的各種大學生社團了。
“李小梅,你一個中文系的大學生,平常不寫首詩、不寫個文章什麼的,你不覺得對不起這個專業嗎?”杜珊珊是這麼問她的。
“我就是怕對不起這個專業,才不敢輕易的就寫什麼文字出來。我琢磨著呀,怎麼也得等我中年之後,生活的閱歷多了,才有可能打造出更加精美有內涵的文字來。現在嘛,就當是被生活所迫,在現實中多摸爬滾打一會兒吧。”
李小梅如此解釋著,貌似隨口而說,其實是心裡的實在話。
李父的這次車禍,對於整個李家來說,頗有一些傷筋動骨。除了父母親心理上依然頗多陰影之外,李小梅也感受到了來自經濟上的壓力。懂得了自己之前所做的那些都還遠遠不夠,她需要重新積蓄精力,在經濟戰線上,努力殺開一條更寬敞穩妥的血路。
說白了,就是掙的錢還不夠,遠遠不夠。
362一個好漢三個幫
在很多人豔羨李小梅如此年輕,就已經有了一點點事業的時候,李小梅自己知道,她的事業是多麼貧瘠,多麼不堪一擊。
請原諒她的任性吧。在省大,她屬於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跟師長、校友們的接觸很少,保證正常上課,考試成績還不錯就可以了。
她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在了服裝設計學習上,自己每天畫圖,不滿意的丟掉,滿意的再尋找合適的布料,把它裁剪縫紉出來,送到批發街跟老胡協商要不要大批次的訂做……
“小梅,我覺著你是不是應該多去看一些現在正流行的時裝週刊,其實你用不著這麼費勁的自己畫圖設計衣服樣式,直接把國際上正流行的樣式修修改改,不更輕松嗎?”
老胡是個真正的服裝業商人,在他眼中,無所謂什麼設計版權不可侵犯的概念,就覺得只要衣服樣式不完全照抄,能受到大多數顧客的歡迎,從而自己多掙錢就足夠了。
而且在老胡的眼裡,李小梅跟他是同樣的人。也就是說,他看到了李小梅身上的比較現實的東西。比如她這樣努力的設計服裝,並不是想要在服裝設計業佔據什麼龍頭老大的位置,或者說要去參加什麼國內的、國際的服裝設計大賽取得名次,李小梅不要那些虛名,她所為的也不過就是多掙錢而已嘛。
同樣都是多掙錢的目標,又省事,又掙錢,不更好嗎?
“胡叔,你的建議挺好的,我會多去看看雜志週刊,開拓一下自己的眼界。但我不會照抄別人的創意……”
李小梅是靠做服裝養活自己的,這幾年來,裁剪、縫紉、設計,已經成了她骨骼和血液中的一部分,她喜歡做這些。她在這些工作裡獲得了成就感,獲得了自信心,獲得了她能直面整個世界的勇氣。
像老胡所暗示的那樣,直接按照設計前沿雜志刊物上的衣服樣式照搬下來,換湯不換藥的做出一批仿製品,大賺上一筆。這樣的想法,李小梅是堅決拒絕的。
她在服裝設計學院那邊做旁聽生,結識了幾個在這個領域特別有潛力的年輕人。
恰恰好,李小梅雖然在服裝這一行業摸爬滾打了好幾年,也略有一點點成績,但是必須承認,她本身的天資不夠,於服裝設計一途上,並沒有什麼得天獨厚的潛力可挖。她所擅長的,不過就是實際製作衣服的能力。
恰恰好,這些順利進入大學的象牙塔內,天資聰穎,於繪畫、色彩、服裝設計方面能夠大放異彩的年輕人,缺少的也就是實戰的能力。
幾個人互補在一起,有新穎的思路,前衛的想法,再加上李小梅的現實主義結合,就很容易繪制和裁製出,既站在了設計前沿,又更適合日常生活打扮的服裝樣式。
“李小梅,我有一個好訊息要告訴你。今天林教授來找我,說是我交上的一套服裝設計圖紙的作業,很有希望被學校選送出去參加國際比賽。”
從省大剛剛騎腳踏車過來,服裝設計學院的李小梅,一進校園就遇見了她在這裡新結識的好朋友——盧長虹。
盧長虹被教授相中的那套設計圖紙,就是幾個人精心合作過的結果。之所以說是一套,就因為是相同的布料,大致相似的樣式,只是一部分適合在國際展臺上,讓模特們穿著當藝術品來展現,而另一部分就是經過李小梅的改裝,更適合日常穿著。
“真的?恭喜你啊,長虹!看起來,這次的設計真的非常完美,我這次來就是想跟你商量一下,那套可以日常穿著的設計,也得到了我的合作商的肯定。現在能不能就直接拿過來加工成形推向市場?我們可以支付給你設計費用。”
李小梅大為興奮。如果說在之前,只有她和老胡的肯定,還不敢保證這套服裝式樣推出市場一定受到歡迎。那麼現在,知道服裝設計學院的著名教授也頗為欣賞這幅設計,賺個盆滿缽滿就肯定沒有問題了。
盧長虹不是個小氣的女孩子,她擺擺手,很爽朗的說“那一部分設計基本上都是你做的,我怎麼能要設計費呢?而且你允許用我的名義,讓那一套服裝樣式去國際上參賽,我感激你還來不及呢。”
“那我跟老胡商量一下,回頭還要跟你再簽一份協議。你不要服裝設計費,那麼等這套衣服推向市場,掙了錢,我們給你分紅。”
人家不小氣,李小梅更得大度。甭管盧長虹家境怎麼樣,經濟上有沒有壓力,反正這個錢李小梅是給定了的。
而且她大力支援盧長虹參賽這件事。兩個人來到李小梅的二居室,一個繼續冥思苦想勾勾畫畫,力圖將設計圖修改得更為完美;一個把縫紉機蹬的風火輪一樣旋轉,一次一次按照盧長虹的要求精益求精。
一直秉持著每週見一次,在二居室過一下二人世界的理念的郝大公子,提前接到了李小梅的電話。是打到他的寢室的,幾個室友擠眉弄眼兒,全湊到電話聽筒附近,想要一探究竟。
郝大公子非常激動,以為是佳人有約,想念自己了才打的這個電話。結果未料想,李小梅很倉促的說“佳偉,我這個週末要在家裡突擊設計做衣服。嗯,也不是我自己,所以不方便你再過來,等下週吧,我們下週見。”
不提郝大公子是如何的失望,又是怎麼應對室友們的打趣調笑的,李小梅這邊是真的很忙碌。盧長虹交上去的第二套設計修改稿,還帶著服裝樣品,讓林教授喜不自勝。緊接著校內評選,這套設計又得到了整個設計學院教授們的肯定,盧長虹的作品將會代表服裝設計學院參加國際比賽。
所以李小梅跟盧長虹就更忙了,她們需要利用這最後的一點送交作品的時間,做一下服裝樣品的最後修飾和點綴。
前世的記憶再次幫了忙,李小梅也勾畫了幾幅自己的設想圖,加進去釘珠、亮片、繡花、盤扣……加進去中國傳統服裝藝術理念,然後逐一篩選,剔除或者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