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回家帶點禮物是必須的 (4)(第1/5頁)
章節報錯
李小紅、李小梅兩個姊妹都有點兒聽不下去了,臉發燒、耳朵發熱,這老媽太能顯擺了吧,這樣會沒朋友的。
真的,果真是的,鄰居們在看到電視不出影象的時候,便個個沒了精神,也沒有了跟李父、李母繼續攀談下去說東說西的慾望。於是有禮貌的打個招呼告辭,沒禮貌的直接就跺跺腳走掉了,都不願意再搭理李父、李母一句。
帥到沒朋友,就是這個下場。
可是這又有什麼關系呢?
李母今天已經損耗了二百元錢給親戚們包紅包,難道還不允許她藉此發揮,在這裡找到點存在感、優越感來嗎?
小梅、小紅趕緊勤快地拾掇起了紙箱子,李母還追著出來囑咐,不讓把紙箱子亂丟,要把它們好好存放起來。
"當家的,你趕緊去買天線吧。就用咱家的這棵樹做主幹就行,咱家也有閑著的竹杆,今兒晚上怎麼也得讓它放出人頭來,要不然人家還以為咱家買了一臺破電視呢。"
李父張張嘴有心規勸一下,讓老伴兒收斂收斂那得瑟勁兒,但是沒敢開口。
幸虧現在是夏日,天黑的晚,所以六點鐘出去買天線,也有可能買的到,有一部分商店還沒有關門。
李父出去四下裡採購天線了,李母在家把大竹竿找出來,再想不出別的事情可幹,幹脆用一塊潔白的抹布,仔仔細細、裡裡外外的去擦拭那臺新寵——彩色電視機了。
姊妹兩個擔心吃不上晚飯,只好自己動手去廚房那邊忙碌。
"咱媽這段時間變化可真大。"李小紅一邊洗菜,一邊跟妹妹討論。
"那是!你今天沒注意咱大妗子那模樣,原來每次到咱家來不得指手畫腳說這說哪的?這次老實多了,雖說逼著咱媽出的紅包錢,可態度到底收斂了。"
小梅觀察的比較細致,連父母被迫替四家親戚包紅包都看在了眼裡。
"我怎麼不知道呀?我在廁所裡,還聽見咱兩個嬸子在外面商量呢,說是反正這錢是給了李家的兒媳婦,咱爸咱媽出也是理所應當。我要記著這件事兒,等以後她們家的兒子訂婚的時候,也不讓咱媽出錢。"
小梅不由得笑起來,想象一下未來的場景,覺得並不看好:"做這種事兒還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我覺著咱爸咱媽未必行。"
你想啊,真要是到了舅舅家的、叔叔家的孩子們訂婚的場合,李父李母穿的光鮮亮麗坐在那裡,卻死活不往外拿份子錢,等僵持到沒有辦法了,再逼著叔叔嬸子、舅舅妗子們替包一個紅包,他們的臉皮能捨得下來嗎?夠嗆
李小紅想到這兒也咯咯地笑了起來。還真是,他爸他媽的臉皮還有待於繼續深造,或者說應該是深造不出來的。
"咱媽今天帶的那對金耳環可真是出彩了,我怎麼不知道什麼時候買的?"李小紅離開家的時間不短了,家裡的好多事兒都不瞭解、不清楚,包括在省城李家父子二人採購金首飾的事情。
"咱爸給咱媽買的,寶貝著呢!前兩天還打算要轉贈給兒媳婦,被咱爸攔住了。"
"我也想去打個耳朵眼兒了。這女人呀,戴著耳環跟空著耳朵氣質都整個不一樣。"李小紅說起首飾來,兩隻眼睛熠熠生輝。
"喜歡就打唄。好好養一段時間,養好了愛戴金的帶金的、愛戴銀的戴銀的,各式花樣隨便帶,多打幾個耳洞也沒關系。"
女孩子就沒有不喜歡光鮮亮麗、五彩斑斕各式首飾的,姊妹兩個一唱一和很快就把李小紅的這項願望加強,促進了落實的速度。
因為提前預料到思想古板的父親、母親有那麼一點兒可能會不允許李小紅去打耳洞,所以姊妹兩個商議妥了,由李小梅出面迂迴轉折得先把父母親繞進坑裡,使打耳朵眼兒這件事兒,成為父母口中正常的行為,然後再付諸行動。
這個坑,是這樣挖的。
晚餐桌上,李小梅故作一臉嚮往地說:"媽,今天您帶著金耳環可是顯得太有氣質、太漂亮了,我也想打一個耳朵眼兒,也帶這麼一副兒金耳環。"
"那怎麼可以!你還小呢?念著書呢?不允許。"
"那我什麼時候才能跟我媽一樣戴上耳環,難不成要到四五十歲的時候?"
"等你畢了業、不念書了、自由了就可以打了,到時候爸爸給你買。"
"好的。"
李小梅對著姐姐擠眉弄眼兒,還順帶著做了一個ok的手勢。
第二個坑,李小紅開始挖。
"我不念書了,我都上班了,我能去打個耳朵眼兒嗎?"
"不行。"
"為什麼呢?"
"你看看大街上有多少人戴耳環?你這麼年輕,真要是帶的話,人家別人會說閑話的。"
"那爸爸你為什麼給我媽買了耳環讓她帶呢?你不怕別人說閑話了嗎?今天我媽回來的時候叫馮大娘看見了,馮大娘當時說什麼來著我沒聽清,反正肯定不是好話。"
提到馮大娘,李父有些義憤填膺了。本來嘛,自己給老伴兒買的金耳環,老伴兒戴上又漂亮又精神,那群老孃們兒肯定是羨慕嫉妒恨,一見面就糟踐了兩句,雖說說的話小聲,他也覺出來那肯定不是好話了,以至於讓老伴兒一進家,第一件事兒就是把耳環摘掉了。
197有彩電也有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