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有發言權,他沉吟著說道:"這些補助,聽起來不少,其實也不經花,在省城出個門,要坐公交車的吧?還有來回家裡的車票。"

說到這裡,李小紅又有些膽怯了,遲疑著問道:"我到了省城以後,不會找不著地方吧?省城那邊壞人多不多?不會把我拐賣了吧?"

這下子,李母也驚慌了起來:"當家的,這還真是個事兒。咱家小紅可沒出過遠門兒,她工廠裡怎麼不多派幾個人一塊做伴兒啊?"

李小梅放下手裡的筷子,趕緊介面:"你們要實在不放心,我送我姐過去,在那邊帶著我姐把環境熟悉熟悉,我再回來。"

這樣好的機會,李小梅實在不願意讓姐姐因畏首畏尾而平白丟掉了。

"你個小毛丫頭,還不如你姐年齡大、見過的世面多呢,你到了省城更不認路。"李母反駁的也有道理,她想不到的是,現在的小梅屬於兩世為人,心智已不是十幾歲的小姑娘了。

"姐,我最起碼能跟你一塊兒壯個膽兒,不認識路有什麼關系?鼻子底下沒有嘴嗎?一雙眼睛不會看嗎?活人還能被尿憋死了?"

"去,吃著飯呢!張口尿啊死的……",小梅被母親的一指禪戳到了腦門上。

但是必須承認,家裡最小的閨女說的話也有道理。鼻子底下有張嘴,走到哪裡多問問,多打聽打聽不就完了嗎?哪有這麼可怕呀?

小梅都不害怕,李小紅也就不好意思再縮頭縮尾巴了。

"小梅得念書,小紅去的時候我送一趟吧,我在那邊還算熟悉。"李父非常支援大閨女出門學習這件事。

可是小梅更支援啊,好容易有了可以去省城逛一圈的機會,她哪裡還能按捺得住激動的心情啊?

"爸,到時候就帶著我一塊兒去吧。你們放心,我絕不當累贅,學校裡我請個假就行了。我的成績反正也就那樣,我平時多努力,不就行了?"

李母眼珠子瞪得溜圓,一張口就是斬釘截鐵的反對。她一是心疼錢,來回省城不得花錢買車票嗎?人家工廠裡給李小紅報銷,不可能給自己一家子拖家帶口的也報銷吧?再一個就是,她的封建思想又出來作祟了,覺著一個小姑娘家跑那麼老遠,毫無意義。

171我也要去省城

小梅撅著嘴,據理力爭:"我出去看看也是長見識,對我的學習也有好處,真的!古人就說嘛,讀萬卷書,不如走萬裡路。"

"媽,你心疼錢沒關系,我用我自己的錢出去。反正,不管你同意不同意,我是一定要去的,我爸和我姐要是不帶著我,那我自己去。"

"你這個小丫頭,心怎麼這麼大呢?連大人的話都不聽了。"李母雖然繼續嘮嘮叨叨的,但是很明顯的語氣上虛弱了很多,因為小梅的態度太堅定了。

李父拍板:"小梅要是真的覺著不影響學習的話,那願意跟著去就跟著去吧,小孩子出去走走多見見世面,能長見識。"

小梅臉上的笑容立刻蕩漾開來,而且她還不怕事兒大的,去慫恿哥哥李國慶:"哥,你也去長長見識吧,你學著電氣焊,說不定走出去多看看大城市裡的電氣焊物件,手藝也能得到提高呢?"

這話說的可不是沒有道理的,現在自己這個小縣城裡面,電氣焊的技術簡單的很,就是焊一些很粗陋的門窗,茶幾,支架等。

小梅雖然沒有多接觸過這些東西,但前世也見過不少人家用的焊接的雕花門窗、樓梯和各種造型的家庭用品。

同樣的電氣焊技術,如果再經過眼界的提升和匠心獨運的設計,那麼出手的産品,肯定能上檔次一些,價格上自然也會對得起自己的努力。

還別說,李國慶果然被說的動了心。二十好幾的大小夥子了,竟然連省城還沒有去過。原來還不覺得有什麼,現在兩個妹妹都要去開眼界了,留他自己還抱殘守缺,那怎麼可以呢?

李國慶把探尋的眼神看向了父親,一對兒眼睛熠熠生輝。李父又把眼神投向了李母,再轉向李小紅和李小梅,整整一圈的暗示和心有靈犀。

要不然小紅和小梅姊妹兩個,有時候會抱怨母親重男輕女呢?剛才小梅想去省城開開眼界,李母反對的態度是很明確的,但是現在,當兒子也流露出想要出去的意思,李母那張嘴張了好幾張,都沒有捨得開口拒絕。

不過,前提的條件還是需要強調一下的。

"那要看國慶是不是把媳婦找好了。小紅下個星期走,那這一星期,國慶你就得給我一個準話。"

真的是,逼婚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呀。

看起來,母子二人已經在路上,把有關張若彤的問題攤開了、說清了,這才有李母要求兒子給一個準話的要求。

小梅覺得自己還可以加一點戲份,於是擠著眼睛對哥哥說:"我先表個態。就目前雖然僅僅見過若彤姐姐一次,她給我的印象非常不錯。尤其是若彤姐姐擅長廚藝,喜歡做飯、做菜。哥,我建議你考慮一下,寧可犧牲你自己,也要成全我們一家人的口福啊,拜託啦。"

"什麼意思?小梅,你跟我說說。"李小紅馬上興奮起來,把注意力從自己去省城的事兒上,轉移到了八卦哥哥的婚姻狀態中來。

"我是猜的,咱哥和咱媽可沒跟我說這件事兒。咱那個對門綠葉服裝店的王阿姨家有一個閨女,叫若彤,長得很漂亮,個子比姐姐還高。最主要的是她喜歡做飯,自己家的包子鋪關了改服裝店,她就去了國營大酒店裡去學廚藝。對了對了,西紅柿牛腩還沒熱吧?快熱一熱、熱一熱,讓我哥品嘗品嘗、感受感受,娶這樣的媳婦賠本不賠本兒?"

一家人歡笑著,把西紅柿牛腩的來路都給忘記說了,趕緊的熱了一下端到桌上來。李母嘗第一口,眯著眼睛,嘴角漸漸浮現出笑容,應該是非常滿意這個滋味兒的。李父去嘗第二口,吃了一塊兒牛腩,立刻擺手說:"國慶去,給爸拿酒。"

拿酒是什麼意思?可不就是喜歡這道菜,認為不喝點酒就對不起這道菜?

"哥,我們不跟你搶,你吃第三口,告訴我們味道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