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小紅畢竟上面還有一個哥哥,李國慶卻始終對於結婚這件事不感興趣,總不能先讓妹妹訂了婚,哥哥那裡還一直孤單著吧?這傳出去可不好聽,李母的心裡畢竟還要顧著兒子。

於是,在李母暫時壓著李小紅的親事不提的同時,李國慶又遭受到了猛烈的催婚威逼。

這次再想嬉皮笑臉或者裝瘋賣傻的混過去是不可能的了,李母下了最後通牒,如果三個月之內,李國慶領不回家裡來一個兒媳婦,那麼,就得隨便她給兒子挑選,挑什麼樣的都不允許拒絕,而且年前直接訂婚結婚。

162蓋房不能再拖了

隨著李國慶一拖再拖,一直沒進行修建的房子問題也提上了日程。李母就像受到了什麼額外的刺激一樣,勒令家裡的老頭子,必須馬上安排施工隊,在空蕩蕩的宅子上面,搭建起五間大瓦房出來。

"咱不是說好了要緩一緩了嗎?攢的錢越多,蓋房蓋的質量就越好,一拉溜兒把主房配房門樓,就全蓋出來了。"

李國慶還妄想用蓋房子的事來拖延他的婚期,也確實是因為他買的那處宅子特別大,按照最新方案設計,是北方標準的北京式四合院。蓋了五間北房之後,兩邊直通一圈配房,一直到廁所與門樓全部蓋滿,另外硬化院子地面,這些都是需要花大錢整治的。

然而這一次李母是鐵了心的,要馬上蓋房迎娶兒媳婦了。

"你蓋房子還缺多少錢?媽的錢都給你,還缺的話,媽出去借。"

李國慶徹底卡殼了,主要是這一次沒人幫助他,包括父親和兩個妹妹。

小梅還落井下石的說:"真缺錢的話,媽不用找別人借,找我借好了,我不收利息。"

李小紅也舉手,不過她有些沒有底氣:"我手裡存不下錢,要不,哥你等我下次收房租的時候跟我借,我保證眼都不眨一下的全借給你。"

李母聽到這裡,氣兒不打一處來,伸手戳了李小紅的額頭一下,恨恨地呵斥:"你可真有臉說呀也是馬上要談婚論嫁的大閨女了,天天兜裡要進那麼多錢,卻恨不能全花幹淨,你就不能自個兒多攢點兒嗎?嫁出去以後,萬一你男人窮摳兒,對你不好怎麼的,你這會兒留點傍身的錢,到時候不就少受委屈?"

李小紅這會兒穿著去年妹妹給做的那件大紅色的旗袍,美得不可方物,自信心更是爆棚,瞪著眼睛一臉無辜的反駁母親:"那怎麼可能呢?我腦子被門擠了,還是進了水?找一個窮摳兒男人讓自己受委屈?要真是那樣的話,我寧可不找了也不嫁了。"

趁著戰火在妹妹身上燃燒著,李國慶低頭貓腰往外溜,不過他溜得了初一,可溜不過十五,做父親的在院子裡,直接送了一句:"我這些天沒大事兒比較閑,正好把咱家的房子蓋起來吧。"

自從買下了那三處宅子,李父就沒少往家裡買些木料之類的東西,慢慢的也堆了半個院子了,經常用塑膠布蓋著,都是給蓋房做的準備。

當家作主的人最後拍了板,李國慶是再也推脫不下去的。

"好,咱馬上蓋房。不過咱蓋房歸蓋房,蓋完了可不能真讓我媽給我隨便找一個難纏的媳婦回來。"

當兒子的還跟父親講條件,被狠狠的瞪了一眼,差點兒後腦勺兒捱上一鞋底子……

孩子們都不理解,為什麼李母這一次的態度如此強硬,硬要給兒子逼婚,其實李父是知道其中的端倪的。

王小玲回孃家的時候,肚子裡有了動靜。王母再次揚風乍毛,跑到李家院子外面高聲炫耀,把李母給氣了個半死。

更何況,周圍的那些喜歡說三道四的鄰居們,因為被李家拒絕去紅梅服裝店享受高薪待遇,所以幫著王家出氣的,還很是有幾個人。說的那些話,別提有多難聽。

李國慶一天不結婚,李母的這口氣就一天平複不了……

有三個月的機會,自己選擇對心思的姑娘做老婆,李國慶還算得上是幸運的。

不過,很快他就覺著是上了當的,因為母親給的這三個月期限中,家裡還要蓋房子。他除了上班、電氣焊做工,剩餘的時間就全耗費在了宅基地上,哪裡有時間再去找對心思的姑娘啊?

小梅這段時間,就顧不上哥哥這一檔子事兒了。家裡蓋房子,李母的一顆心也沒辦法全放在服裝店裡,總想著去看一看進展、看看質量行不行,所以小梅的週末閑暇時間,就全部放在了服裝店裡。

在服裝店這邊呆的時間長了,更有機會領略到整條街道的變化,這半年多來,大大小小的服裝店,已經開出了五家,雖生意紅火程度不同,但是也都還繼續開著,並且貌似還有新的即將演變成服裝店的鋪面在改裝。

這樣真的挺好的,越是服裝店集中、鋪面越多,顧客也就越多,生意越好做。

李母曾經為了對門兒包子鋪改裝了服裝店而憂心忡忡,發現其實自家的生意並沒有受到影響,早就沒那麼小心眼兒了,現在這幾家服裝店相處的還不錯,最起碼表面上是非常友好熱情的。

當然了,目前生意最紅火的,還得數小梅的這家紅梅服裝店,畢竟她的眼光比較新穎,除了自己做,還在省城直接進貨,進最新款式的衣服,深得年輕女孩子這一顧客群體的喜愛。

又是一個星期天,小梅早早的就來到了紅梅服裝店,開啟門打掃衛生,仔仔細細的擦玻璃,力求每一個角落都是幹幹淨淨、亮亮堂堂的。

"吆,今天還是小老闆來開的門?"對門兒這家叫做綠葉服裝店,很明顯的就是針對於小梅這邊的名字起的。不但名字如此,進的服裝樣式、銷售的服裝風格也是模仿著紅梅服裝店。而事實就是,名字和服裝都在模仿,偏偏紅火的程度模仿不過去,一直以來,綠葉服裝店就始終是個綠葉,做陪襯而已。那家的老闆、老闆娘每天都臉色鐵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