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17)(第1/5頁)
章節報錯
是擔心父親跟著一塊兒到學校丟自己的人,她是不願意讓父親再因為她的關系,對著陌生人彎腰低頭,說求懇的客氣話。
如果,高中落榜就是自己的人生路上必須要面對的屈辱,或者是羞辱的話,就讓她自己來面對。不要把父親也拉進來,陪著她卑微。
這是一個做女兒的堅持。
最後,李父同意了,他沒有多說什麼,大巴掌在小梅的後腦勺上揉了一揉。這是他,作為一個父親,表達愧疚或者愛意的,常用的一種方式。
李國慶終於有時間說說自己的事:"爸、媽,今天咱家不用擺攤兒,那我今天晚上就去師傅那裡學電氣焊。"
這事兒也都是大家早就統一過意見的,都很支援,李父沉吟了一下,安排道:"那你準備四色禮物,像個正兒八經的樣子去拜師傅。"
說到拜師禮物,李國慶忽然有些難堪的樣子,眼角掃著小梅的臉色,很不好意思地說:"我想,我想把那身中山裝送給師傅做拜師禮,他的身材比我略胖一些,有什麼正式場合的時候穿一穿,肯定合適。這……行不行?"
全家人的眼神都落在了小梅臉上,小梅這才後知後覺的驚醒。原來,已經送給哥哥的衣服,他還不好意思直接安排處理。
"我沒意見,那等一會兒我幫你做個包裝,把衣服裝扮的漂漂亮亮的,再送給師傅去。"
"謝謝。"李國慶對親人們說出謝謝兩個字,竟然還會臉紅。
小梅擺手:"其實上次我就給你說了,你呢穿西服更漂亮,更精神,你非得要中山裝來穿,你這個個頭、身材呀特別適合穿西裝,真的!哥哥,等你找了物件結婚的時候,我一定給你做身最漂亮的西服。"
中山裝雖然也很精神、很有氣派,但是,那最好是上了一點年紀,有了一些人生閱歷的男人來穿,方能穿出它真正的底蘊來。像李國慶這種,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還不知道底蘊是怎麼回事兒,穿個西裝嘛,還能糊弄個門面,顯得精幹一點點兒。
076父母的新習慣
在不知不覺中,年齡最小的小梅,已經包下了全家人的穿衣打扮,同時,也光榮的成為了全家人穿衣打扮風格的指導者、引路人。
李國慶吃飯後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帶著包裝完美的中山裝,以及李母非要讓他帶上的一個大西瓜,去了他的電氣焊師傅家裡。
李母送兒子回來,忍不住又嘟囔道:"這除了上班,還要再學手藝,那什麼時候能再找一個媳婦回來呀?"
剛剛進屋的李小紅、李小梅姊妹兩個,互相對視充滿好奇的眼睛,聽見父親在開導"兒媳婦迷"母親。
"老輩子人都說,技多不壓身。孩子有出息,想多學個手藝,你高興還來不及呢,還瞎叨叨著不滿意?"
李母的聲音,漸漸地低了下去,好像自己也覺得理屈了:"咱現在跟王家還是鄰裡鄰居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周圍的人也都知道咱國慶跟王家的親事,你看現在弄的。其實不成也沒什麼,只是礙於王家是鄰居,沒人好意思上門來給國慶提親,我想娶兒媳婦得到猴年馬月的呀。"
李父大概是頭疼了,聲音比李母的可要高多了:"我出去轉轉,你……你去看看……嗯,你剛才不是給你家閨女做上學穿的衣服了嗎?你快點去做完,讓閨女漂漂亮亮的去上學。"
"我那個叫繡花!繡花,你懂不懂,繡花不是做衣服……",李母的聲音漸漸聽不見了,院門開啟,李父出門,有關門的動靜響起。
李小梅繼續投入她的數理化課程中去了,李小紅沒人陪著聊天兒,幹脆去找母親,看她是怎麼在小梅那件白色夾克衫上繡花兒。
"媽,你這針法,不是挺簡單的嗎?這種,我一看就會。"
愛美的李小紅,看到母親的這種簡單的針法還頗有些看不起,同時,兩隻手,都有些意動。
"這個就是簡單,這叫貼布繡。小梅要的急,沒辦法給她一針一針的繡出來,她後背上的這個大的圖案呀,那就用別的布料剪好,然後,只需要繡一繡花邊,就可以啦。"
說到自己擅長的專業,李母還是很有耐心的。
"那這幾朵小花呢?小花苞兒總不能也用布貼吧?"
"當然不能了!想看你媽的本事啊,那就在這幾朵小花上面呢,你等著……"
最擅長嘮叨的李母,給自家閨女講解起來比較簡單的,幾種手工刺繡的方法,不知不覺之間,李小紅,也拿起一枚繡花針,像模似樣的,開始模仿了起來。
"這裡,你縫的不對,應該把線從中間掏過來……"
李父在外面轉了一遭,揹著手回到家裡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倍加溫馨的一幕。老伴兒和大女兒,頭著話、做著活兒,很美麗的一幅圖,愛就在她們的手下誕生。
隔壁屋子裡,小女孩兒,還在挑燈夜讀,認真的就像那間屋子裡沒有人存在一樣無聲無息。
自家這三個孩子,個個都是好樣的,都是最優秀的。李父沒忍住,給自己伸出大拇指,點了一個贊。
贊美完自己的優秀的遺傳基因之後,李父不好意思再無所事事了,他想了想,把院子的燈開啟,把餐桌和每一個木凳子,都仔細的上下擺弄了一下,終於找到幾個鬆懈的地方,然後用斧頭劈了幾塊木頭楔子,把它們修整好。
忙完了這些,屋裡的三個人還在認真的工作。李父又起身,把院子掃了一遍,把院門插住,看家犬放開,讓它隨意的跑跑。
李母做完了小梅那件白色夾克衫的繡花任務,捶著腰走出來,看到幹幹淨淨的院子和安安穩穩的老頭子,耐不住高興,還有心思跟丈夫逗一逗悶子。
"你又去咱那個宅子那裡轉悠一圈兒有沒有把地踩的更平整些?還是把那兒走出一朵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