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知道大少奶奶被聖上下旨敕書為道士,不日就要離開,以後她再不是王府的少奶奶,當了道士這一輩子算是廢了。

正院,王妃叫姜彤過去說話,俞婉秋自覺愧對姜彤,她卻沒辦法改變這事,王爺去求了皇上,不止沒讓對方收回成命反而遭了一頓罵。

俞婉秋不是個會掩飾情緒的人,姜彤一眼就看懂。

心中微嘆,然後道:“我都知道,此事不關王府,也無關母妃,母妃毋須傷心自責,各人自有各人緣法,聖上有命,我等升鬥小民自然無有不從。”

最後一句話極盡諷刺,但俞婉秋也無沒說什麼。

能說什麼?這事原本就是帝王荒唐,害得一個無辜女子至此。

俞婉秋愁眉不展:“是我們王府害了你,是景兒辜負了你。”

姜彤低頭不再言語。

芳錦園內一片烏雲遮頂,過了一天大家還是不願意相信。

喜兒昨日哭了一場,好在今日不哭了。

她想通了,心想無論如何自己是要跟著小姐伺候小姐的。

姜彤從王妃院子裡回來,不多時,把貼身伺候的丫鬟們都叫了過來。

該說的還是要說,不管大家有沒有回過神。

“大家也都知曉了,再過兩日,我就要去太元觀給先太後祈福,你們——”她頓了頓,準備繼續說,就被喜兒搶了先。

“我是小姐的丫鬟,小姐去哪兒我去哪兒!”

慧兒趕緊也跟著表態,“我也是,我可是不能離開小姐的!”

姜彤被她倆一打斷倒笑了起來,道:“好,你們是我的人,自然都跟著我。”

才說完,後頭又有兩個都說要跟著奶奶去太元觀。

後說話的兩個丫鬟也是姜彤從青陽郡帶過來的。

她們當初被姜彤買下,調教了一段時日後就讓跟著奶孃一起照顧八月,這幾年下來也沒出什麼亂子,都是聽話懂事的。

姜彤聽她們這麼說也著實鬆了一口氣,畢竟八月還小,離不得人,如果現在換人,小孩子不適應也是麻煩事。

好在這幾個都還心甘情願跟著她,如若不然,盡管手上雖有她們的賣身契,但若這些年歲不大的姑娘主觀上不願,就算勉強了她們,再讓她們照顧八月又豈能安心?

剩下的一些人,都是過來京城才買的或是妃給的。她們個個低著頭,顯然是表明態度,不想跟著姜彤走。

這也是人之常情姜彤並不生氣,有身契在她這裡的之後一併交給王妃就是。

至於外院的十幾粗使丫鬟就更不說,原就是王府的人,她也從沒打算要。

所以就是帶喜兒她們四個,姜彤想了想,那太元觀不知是個什麼地方?要去陌生的地方,身邊只帶幾個丫鬟,她不放心。如此就打算把阿貴元寶一同帶上,阿貴是個難得的好孩子,這兩年又長大了,身板壯實能會道,性子最是活絡不過,但很衷心。

他們倆一直是給姜彤跑外頭的事,現在姜彤要去太元觀,手上沒人更要帶著,她去了那道觀,手下的生意還得繼續做呢。

再則帶上兩個男僕也壯膽,別出門在外叫人欺負了。

安排好了人員問題,再就是她的家當問題。

事情既已無法更改,姜彤不是會哭哭啼啼等到時日子等人家直接把她送去道觀。

到時候身上啥也沒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哭都沒處哭。

時間不多,當然是要盡快收拾。

還好來京中時日不長姜彤沒來得及置什麼産業,田地鋪子都沒有,倒省了不少事,不然就這兩三天功夫,還真來不及處理。

往妝奩上一瞧,姜彤又嘆了口氣,她首飾有好幾匣,女人哪有不愛美的,姜彤也一樣,她內個月都要添置個一兩支頭釵或者耳墜耳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