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故事上)

姬昱一如既往上班打卡。

在宮中授予夷皋知識。

“您明白了嗎?”

姬昱講述完對於道德和周禮的理解,引而反問夷皋。

夷皋卻是一言不發的點頭,看其神遊天外的神態就能得知他並沒有聽。

可姬昱卻是沒有辦法追究的,世俗的規則在約束著他,就算他追究又會有何用?

“我知道您不喜學習,也請您端正自我的態度,我知道您不願意多聽,可否願意聽我一個故事。”

夷皋的神情總算有了些許轉變,他不願意學習周禮,也不想聽人說教,可如果是故事,還是抱有幾分興趣。

這也讓姬昱暫且鬆了一口氣,他自然明白夷皋總不想聽總結的道理,反而願意聽故事;因為道理總是深邃的,而故事卻是有內容有活力的,對比後來的老子和莊子,相信多數人願意聽莊子的故事思考,而非思索深奧的道理。

“一個楚國人和一個晉國人在一起談論。

楚國人說:我的國家領土大而廣,是世上最強大的國家。

晉國人說:我的國家佔據中原,兵馬強盛而且有強大的武器,這才是世上最強大的國家。

您認為他們所說,誰是正確的呢?您又認為當下之國,誰最為強大?”

夷皋一下來了興致,作為晉國的國君,他自然是向著晉國的。

“我認為晉人說的是對的,晉國有兵馬和武器,要是與楚國發生衝突,可用強大的軍力掃平楚國,如此看來,晉國當是天下最為強大的國家。”

“後來來了一個老者,他制止了兩人的爭鬥。

老者說:我認為你們說的都不對,單以力量作為強大的國家不算真的強大,只有國家安定、百姓和睦、沒有是非的紛爭,才算是真正的強大。

兩人聽後都自覺十分羞愧,對於之前所說的強大也不再談及,只是詢問老者:那您說的那個國家真的存在嗎?

老者說:東海一帶有一個小國,名為杞國,其人有禮信,國內無盜賊,百姓相安而治。

楚國人聞言反問道:你說不對,杞國只是一個小國,怎麼能夠算得上強大的國家呢?

老者問:那您是如何看待國家大小的呢?城池多,又或者地域大?

晉國人說:強大的國家自然有多數城池,所佔領的地域也自然龐大,這又有何問題?

老者說:再強大的國家總會有衰敗的時候,東海之濱有一個世代與齊國鬥爭的國家,叫做萊子國,時刻想要再度吞併齊國的營丘;萊子國在商時便是諸侯,實力強大,而後太公望分封而至營丘坐守,從而使得萊子國進無可進,退無可退,一個原本強大的國家也就此衰敗。你還認為強大隻是地域疆土多嗎?

楚國人滿臉羞愧,一言不發離開。

晉國人又問:一個強大的國家光是有您所說的內在並不足夠,要是沒有武器也無法守衛國家,我說的可是對的?既然我是對的,那您所說便是錯的。

老者說:武器是給人帶來禍端的根源,可沒有武器人也寸步難行,做好民生和睦的國家需要武器去維護和平和秩序,只是對於小國來說,有武器和沒有武器也不會有太大區別。

晉人問:那按照您所說,只有小國才算得上強大?為何連晉國這樣的大國都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