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次蛻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29章 再次蛻變
“王子,這是您的信件。”
獄卒甲拿著一封紙信交予姬昱,隨後自覺地退到一邊,留給姬昱合適的空間查閱信件。
自姬昱造紙以來,紙信的來往在世間越發頻繁,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簡信和帛書;前者簡信過於繁瑣,需要刻畫且用竹片或是竹簡容易暴露,還要用黑布包裹,也不能確定是否有人偷看。後者帛書造價昂貴,非是權貴世家都捨不得用帛布書信交流。
而紙張在問世之後,便以不可阻擋的趨勢是取代以往的書信方式。
紙張低廉實惠,在有信封保護的情況下進行封口就能夠保護隱私,透過判斷信封的完整就能知道信件是否洩露。
若是再嚴謹,便用印章在信封的封口處蓋上印記,印記封口的完整也能夠更好的保護信件的隱密。
一般的差使者是不敢偷窺他人信件的,這不僅關乎到他自身的信義,還會給自己帶來他人的負面評價和不幸的懲罰。
古典樸素時代之中,能夠表現一個人能力和道德都是透過他人的評價;若是做了錯事,留給他人不好的印象,更是難以扭轉。
如果說偷看了一名卿士的信件,那名送信者就算沒有被革職,在背後也少不了其他官吏的針鋒相對;或許都不是那卿士動手,想要討好卿士的底層官吏都會與送信者玩心眼。
也因如此,送信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做得好、送信快可能會上官卿士賞識,做不好、信件受損會遭受到相應的懲罰;有如近來規定驛站送信者若是千百里加急,則信件需要保護完整,路上不能有所停留,違背的驛夫不僅要事後遭受處罰,說不準還會牽連到家人。
姬昱收到的信件是家信,是嬴蓁所寄送而來的。
按理來說囚犯是不能進行書信交流的,可姬昱不是一般人,在情理通融後,也能夠在牢獄之中光明正大的查閱信件。
信件只是簡單地用膠泥封口,看似為一封普通的書信,可要交付的人是姬昱,獄卒也不敢小視。
信中只是小事,可姬昱卻莫名感到了感動和愧疚。
這也並非是嬴蓁第一次寄信,每隔幾日都會問詢是他在牢獄之中的吃食、牢房內是否髒亂,上河邑的家中事務不用擔憂,都有他和閱夫子進行把持,一些門客和家臣也自發性在街市上到處說明他的無辜。
這些事宜姬昱也都知道,在他入獄之後,家中的僕從和家臣、侍衛都為他著急,都想要為他作解釋;可輿論一經產生之後想要阻止除去被他人遺忘,也只能是有人為他正名。
因為如此,就算他們再怎麼費心為他洗刷冤屈,只要晉國的卿士沒有同意,都會卡在這一道關口上。
嬴蓁和家臣家僕們在姬昱入獄後絕不止為他擔憂勞心,做的事肯定比說的還要多出許多;越是這樣姬昱就越發感到愧疚。
他的身份特殊,若是在第一時間讓晉侯或是卿士們認錯,無疑是壞了他們的面子,也順帶拉低了晉國的檔次,所以卿士們和晉侯都不會主動說明放走姬昱;也正是因此,他被閒置於牢獄,有吃食招待,除去環境不如家中,自由受到限制,其他能滿足的東西都一一滿足。
自古以來的諫臣不在少數,可君主若是不能親信,大多都只會暗淡於朝野或是被卿士們嘲笑。
如夏之關龍逄、終古,商之姜桓楚、比干;這些諫臣又有誰得到過君主的信任?